为何保护湿地关乎人类福祉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强调人类福祉和世界湿地的健康紧密相连。为何保护湿地对我们的福祉如此重要?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公约》,广义上的湿地不仅包括所有湖泊和河流、地下蓄水层、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绿洲、河口、三角洲和滩涂、红树林和其他沿海地区、珊瑚礁等,还包括鱼塘、稻田、水库和盐田等。
据联合国官网介绍,虽然湿地只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6%左右,却有40%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在湿地生活或繁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食物供应、旅游和就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据估计,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依靠湿地为生,大约相当于地球上每8个人中就有1人以湿地为生。
此外,湿地能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和减少污染,因此获得“地球之肾”的美誉。湿地还有助于缓冲洪水、干旱、飓风和海啸等影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湿地的消失速度达森林的3倍。自1970年以来,世界上约35%的湿地已经消失。导致湿地丧失的人类活动包括为农业和建筑业排水和填土、污染、过度捕捞和过度开发资源、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
联合国官网指出,湿地丧失、生计受到威胁和贫困加深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因为湿地被错误地视为荒地,而不是人类的工作、收入和基本生态系统服务的来源。关键挑战之一在于要改变观念,要鼓励政府和社区重视和优先考虑湿地。
守护湿地需要各方携手同行。为了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府间合作,1971年2月2日,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湿地公约》。该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经过几十年发展,其缔约方现已增至172个。
《湿地公约》秘书处2021年12月发布《全球湿地展望》特别版报告指出,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可助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提升湿地管理水平可带来健康、食物和水资源安全等红利。据估算,全球湿地每年提供的健康、福祉和安全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达47.4万亿美元,可见守护湿地就是守护人类本身。
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积极履行公约义务。30多年来,中国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湿地“名片”,已有13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