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文明网>公民道德建设>详细内容

【抵制陈规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系列评论 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增添“文明底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18 08:20:53 浏览次数: 【字体:

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移风易俗,久久为功,需要立足乡情,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一是示范引领,谱好文明新风主基调。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广大农村,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和乡贤的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带头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从自身做起,从亲属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身边的群众。通过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同时发挥乡贤及老人协会等作用,旗帜鲜明地反对讲排场、摆阔气、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反对盲目攀比等不正之风。要大力营造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孝老务实的文明新风。

二是推陈出新,借力村规民约促提升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千差万别,农村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传承下来的村规民约,对广大农民有着深远的影响。移风易俗是为了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在尊重群众意见和乡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推陈出新,借力村规民约,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符合乡土感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比较接地气,更具有灵活性,在制订过程中既要符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引入新风尚,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并采取群众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加以推进,在潜移默化中让移风易俗观念深入民心。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群众移风易俗的主体作用,加强文化引领、强化价值认同、注重实践养成,让群众真正成为新风尚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三是以人为本,营造崇德向善好氛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乡风民俗绝非小事,反映一个地域群众的经济文化及精神状态,推进移风易俗是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切实回应。当前,一些农村出现盖大房子、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给广大农民带来沉重负担,许多适龄男青年讨媳妇难,农村单身男青年数量与日俱增,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是民心所向、民生所指,既能够让人们摒弃繁杂仪式,回归真诚交往的本质,又有助于理顺乡村内在文化与社会结构,形成现代文明的生活风尚。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的基本行为准则,切实减轻广大农民在婚丧嫁娶方面的支出负担,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盈的美好生活中,产生获得感、幸福感。同时要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道德水平,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让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在乡村蔚然成风。

终审:饶静静(文明办)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