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教育体育局>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培育指南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6 16:04:27 浏览次数: 【字体:

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领航工作室

主持人培育指南 

为做好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领航工作室培育工作,推动全省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指南。

一、目标任务 

以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为培养对象(以下 简称“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开展为期三年共计 30 天(每年 10 天集中研修)的专题研修,坚持实践导向,通过基地集中研修、 跨地域跟岗实践、开展城乡教研共同体建设行动、专家导师团队 周期性指导,着力提升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学科素养、教学素养 和教研素养,打造一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建设一批 乡村中小学教师发展基地,引领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1.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引导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基于专业标 准和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自主开展专业发展现状诊断与分析,立足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明确专业发展目标。 

2.升华乡村教育情怀。激发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专业发展热 情,坚定教育理想信念,深化职业理解,提升乡村教育情怀。 

3.探索课程教学创新。提升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学科与跨学 — 17 —科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业发展评价、校本课程 开发及实施等能力,引导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总结和凝练个人教 学方法与特点,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能力。 

4.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激发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有效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师教学 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能力。 

5.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引领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组建学习共 同体,开展基于教学反思、指向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助力乡村 中小学首席教师提升教学研究能力,不断走向卓越。 

6.生成一批研修成果。总结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优秀教学课 例,萃取教学改进典型案例,生成一批有用、能用、好用、管用 的的研修成果。 

7.落实区域辐射带动。通过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和所 在学校“室校共建”,发挥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教学与教 科研孵化功能,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校 本研修模式,辐射带动所在区域乡村中小学创新发展。 

二、课程设置 

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课程内容分为“师德修养与 乡村情怀、课程教学与学生发展、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校本研 修与教师发展、教学改革与学校发展”五个维度。

(一)师德修养与乡村情怀。

重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四有” 好老师等重要论述、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幸福心理、教 — 18 —师职业生涯规划、乡村教育理论等模块设计课程专题,重在提升 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教育热情,增强坚守乡村教育 的情怀。 

(二)课程教学与学生发展。重点从学科及跨学科教学设计、 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业发展评价、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 社团活动等模块设计专题,重在提升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的课程 教学实践能力,增强其学生发展指导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重点从信息素养提升与学习方 式转变等模块设计课程专题,重在提升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综合 应用信息平台、配置资源、支持校本研修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校本研修与教师发展。重点从校本研修、工作室建设、 研修活动策划与实施、“草根式”研究方法等模块设计课程,重 在提升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 指导能力,引领乡村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专业发展。 

(五)教学改革与学校发展。重点从基础教育改革、乡村教 育振兴等模块设计课程,重在提升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参与所在 县、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对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 管理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的能力。 

三、流程建议 

以行动研究为主线,按照“能力诊断、专题研修、跟岗研修、 协同研修、实践创新、总结提升”等流程组织培训,并将工作坊 研修和导师带教贯穿全程。 

(一)能力诊断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课堂诊断等形式,围绕职业信念、 课程理解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科学评价学 生能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师发展共同体建 设能力等方面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进行诊断, 形成诊断报告,为制定培训方案和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二)专题研修 

组织参训学员每年进行不少于 5 天的系统学习。围绕主题设 计课程专题,为提高学员的教学研究能力、工作室建设引领能力 提供内容支持。综合运用专题讲座、微课程分享、案例研修、参 与式培训等形式引导学员加深职业理解,提升教育境界。引导教 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针对个人教学教研、教师发展共 同体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行动研究课题,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三)跟岗研修 

组织参训学员到乡村教育发展先进地区和优秀中小学每年进 行不少于 5 天的跨地域跟岗实践,按照导师与学员之比不低于 1: 5 的比例,基地学校为学员配备“影子导师”,开展跟岗研修, 吸收导师教学实践精华,探寻个人教学教研、工作室建设问题改 进策略,优化行动计划。

(四)实践创新 

学员返岗实践贯穿研修全程,在岗位实践中落实所学所悟, 学员在专家导师团队周期性指导下,不断反思调整行动研究计划,向纵深推进行动研究进程。依据行动研究计划,保留并及时整理 研修过程资料,以便在总结提升阶段展示交流。 

(五)总结提升 培训单位协同有关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开展为期 2 天的 成果展示、专题研讨、经验总结、成效考核等活动,引领参训学 员对培训全过程进行深入反思、系统总结,梳理行动研究成果。 通过总结提升环节,推动学员分享学习成果,提炼研修经验,明 确发展方向,形成发展规划,为后续自身专业发展和发挥示范辐 射作用奠定基础。 

四、考核评价 

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对承训单位、参训学员分别组织实 施考核评价。 对承训单位的考核评价主要通过学员满意度调查、项目实施 抽查、档案材料审查等方式,对项目的组织管理、教学计划、课 程设置、班级管理、师资调配、资源建设、后勤保障、经费使用、 训后跟踪等方面进行考评。 对参训学员的考核评价主要通过承训单位、导师、所在市县 教育行政部门等多元主体进行考核评价。能力诊断阶段重点考核 自我诊断报告完成情况;专题研修阶段着重考核课程学习任务完 成情况、行动计划制定情况;跟岗研修阶段着重考核学员访学参 与情况、行动计划改进情况;协同研修阶段着重考核工作室研修 引领校本研修开展情况;实践创新着重考核学员行动计划实施情 况及教学教研改进效果;总结提升通过汇报交流、课例展示、行 动研究报告及教学教研成果等方式对学员研修进行评价。 

五、职责分工 

教育行政部门、承训单位、参训学员及所在学校应明确在本 项目中的具体职责,履行好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培训质效。 

(一)教育行政部门职责 

1.省教育厅委托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统 筹项目规划与实施;组建省级专家指导团队,加强项目实施指导; 组织落实项目过程监管、绩效评估和成果考核工作。 

2.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与监督区域内参训学员及 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推进;要成立专家工作组, 为项目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要完善教师发展激励政策措施, 对在培训项目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成果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评优 评先中予以倾斜支持;要积极推广项目实施优秀成果。

3.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县域内项目实施的协调与监管 工作,解决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学矛盾等问题;成立由局领导 任组长的工作组,加强学员所在工作室研修及所在学校校本研修 指导;完善教师发展激励政策措施,对在培训项目中涌现出来的 优秀成果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支持;在县 域内,积极推广项目实施优秀成果。 

(二)承训单位职责 

1.承训单位根据本指南的要求,做好需求调研、方案研制、培训全过程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工作。 

2.带教导师跟岗研修学校应在承训单位指导下,细化跟岗培 训实施方案,协助承训高校做好导师团队的组建和指导服务工作。

3.带教导师应制定导师带教工作方案,对参训学员进行个性 化指导。 

4.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作为主题工作坊坊主应制定本工作坊研 修方案,并组织学员开展常规研修。 

5.培育教师成长典型案例,指导参训学员完善校本研修机制, 持续改进教学治理,提炼提升办学成果,夯实项目实施根基。 

(三)学员所在学校职责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落实学校发展主 体责任,优先配置教学资源,做好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实施保障, 建设首席教师工作室引领校本研修“室校共建 协同研修”新模式 新机制,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及过程管理,把首席教师工作室 研修引领校本研修成果及教师发展纳入学校激励政策体系。 

2.生成一批课程教学实践成果,打造一批教师成长典型案例, 建设校本研修新模式新机制,完善学校发展规划、改进学校教学 治理,萃取学校发展成果。

3.全面推进学用转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积极辐射带动区域学 校发展,做好优秀研修成果推广利用。 (四)参训学员职责 

1.根据培训方案,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和专业发展规划。

2.认真参加各阶段学习,完成研修任务,提交研修成果。

3.建设首席教师工作室引领校本研修“室校共建”新模式新 机制。 

4.熟悉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运行机制与策略,掌握发挥 示范辐射作用的方法和路径。 

5.生成、提炼一批课程教学研究成果,打造一批教师成长优 秀实践案例。

终审:吴明辉(教体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