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安全教育为啥还被“拐”走了
为了防止幼儿被陌生人骗走,我们需要对幼儿进行深入的安全教育,但这一切都受制于幼儿有限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能力。成人不可对幼儿提防陌生人抱有过高期望,幼儿就应该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否则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近日,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搭错车或失联的年轻人尤其女大学生,公众在声讨不法之徒的同时,免不了对人们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产生怀疑。曾几何时,我们的家长和负责任的教师都对幼童进行过安全教育,“不跟陌生人走”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大到成年人,小到幼儿园孩子,都曾是上当受骗的对象。因此,我们需要对幼儿园以及家庭广泛开展的“不跟陌生人走”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陌生人”轻而易举地带走了大部分幼儿
已经接受过成人有关提防陌生人教育的孩子,会不会上当受骗?我们先来看看家长的预估,再用实验验证一下。
今年6月,我们在某幼儿园小班进行了“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教育,29名孩子即将告别小班,最小的4岁差2个月,最大的4岁9个月。带班老师设计了两个活动情境:
——在教室情境中,朱老师借口要到楼下资料室取材料而让15名孩子有机会见到“陌生人”。朱老师离开教室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询问了孩子:“朱老师出去的时候,如果有陌生人来,那你们能不能跟陌生人走?”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朱老师还特地进一步提醒道:“如果陌生人给你们好吃的,还说带你们出去玩,你们去不去?”再次得到孩子们整齐划一的否定回答,年龄最大的阿宝表现尤为突出。朱老师还进一步询问了孩子为何不能跟陌生人走,孩子们回答了各种各样的理由。
——在阅读区情境中,14名孩子在接受了朱老师的“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教育后,到平时常去的阅览室自由阅读,郭老师同样做了提醒,孩子们同样表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与此同时,教师与家长进行网络互动,调查29位家长对自家孩子的预估情况,即询问家长“你的孩子会跟陌生人走吗”。29名孩子家长中有28位表示自己的孩子不会跟陌生人走,理由是家里都说过而且说过很多遍了,只有一位爸爸回复“吃货,肯定走(意指自己的孩子一旦受到食物诱惑肯定会跟走)”。
可是,家长充满自信的预估与出人意料的事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两个情境中的第一次,两个陌生人都轻而易举地带走了所有孩子。在经历了“被保安发现”、“被带班老师带回”并“被批评”后,在第二个情境中,另外两个陌生人仍然带走了近2/3的孩子。
成人和幼儿对“陌生人”认识不一致
有的家长很高兴自己的孩子在第二次实验中没有跟陌生人走,但笔者很想提醒这部分家长,这一次孩子没有跟陌生人走并不等于下次不跟走,幼儿安全教育任重道远。实验中,当笔者询问为何没有跟陌生人走时,虽然有的孩子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也有孩子的回答是:“都吃过糖了呀,干吗还走?”“老师要批评的。”这就提示我们,如果下次陌生人的“鱼饵”是孩子喜欢的甚至是渴望的,或者成人没有对孩子先前的跟走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孩子上陌生坏人的当就是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了。因此,成人口中的陌生人与幼儿眼里的陌生人并不一致,幼儿安全教育务必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
调查发现,少数幼儿压根儿不知道“陌生人”的含义。笔者曾经对300名3-6岁的幼儿进行过健康概念认知的研究,研究发现,300名幼儿中有40名幼儿(占13.33%)对“什么是陌生人”未能做出回答或直接回答“不知道”、“想不出来”以及“妈妈没有跟我讲过”等,这说明少数被试幼儿确实一点都不理解什么是“陌生人”。对于这部分孩子,家长最好叮嘱其只能跟着爸爸妈妈等家人,而不能跟外人走。
不少幼儿对“陌生人”、“坏人”及“小偷”等概念的理解几乎处在一个循环怪圈中。在300名幼儿中,有132名幼儿认为“陌生人就是鬼”、“陌生人就是假装是爸爸的同事”、“陌生人就是感觉不是家人,感觉很恐怖的那种人”、“陌生人就是穿黑衣服的”、“陌生人就是坏人”,有214名幼儿认为“坏人偷东西”、“抢钱包的就是坏人”、“坏人是拿枪的”、“坏人会给你一个毒药吃”、“坏人就是陌生人”。可见,在幼儿的思维逻辑中,“陌生人”几乎等于“坏人”,“坏人”几乎等于“小偷”和衣冠不整者,这一认知特点似乎能够解释为何在面对能主动提供好吃好玩东西的帅哥美女这样的陌生人时,幼儿几乎失去了所有拒绝的理由和意志。
幼儿对“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的耐人寻味的解释,提醒成人要深入分析幼儿心理。在300名幼儿中,有26名幼儿没有针对“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做出回答,而是直接回答“不知道”或答非所问,如“因为陌生人要扛木头,他累啊”等;有6名幼儿依据措施解释原因,如“陌生人给你吃的东西你不能吃”;有17名幼儿依据外部因素解释原因,如“因为陌生人太脏了”、“陌生人身上有点怪”、“陌生人的东西不香,没好东西吃”;有2名幼儿依据主观因素解释原因,如“因为我不想跟他玩”,这种根据自身的主观意愿采取行动,不能认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实质,往往也会为以后的行为埋下隐患;有249名幼儿依据后果或价值判断解释原因,如“如果陌生人是坏蛋,就会把你抓走”、“陌生人会把毒苹果给小孩吃”、“陌生人的糖果都是有毒的,你吃了就会被毒死”、“因为陌生人很坏”。尽管80%以上的幼儿能预见跟陌生人走的后果,但一旦“陌生人”假惺惺地对孩子做出种种“真善美”的承诺,信誓旦旦地否定了孩子眼中的“陌生人”的种种不端,那么幼儿立马会变得十分信任面前的“陌生人”,毕竟幼儿才是人类最单纯的群体。
幼儿知道怎么做并不等于真正能做到
许多成人以为自己跟幼儿交代过不能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就是对幼儿进行了专门的安全教育,幼儿今后理应不上陌生人的当。但事实证明,成人的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甚至是十分有害的,幼儿口头答应过的事情不一定能做到。我们见过有的幼儿答应上幼儿园不哭、在幼儿园睡觉也不哭,但无论是第二天入园还是在园睡觉仍然哭闹。当笔者现场明知故问地询问一个跟陌生人走的幼儿:“你有没有跟陌生人走?”他答非所问:“我没有吃她的东西。”当我继续追问时,他明显表现出不高兴。可见,幼儿知道应该怎样做并不等于他们真正能做到,幼儿的认知到行为是有一个过程的,幼儿安全教育难以立竿见影。
在安全教育中,成人往往满足于幼儿的结论而不分析幼儿的理由。比如,当成人询问幼儿能不能跟陌生人走时,幼儿几乎都会给予否定回答,成人此时往往会忽视幼儿为何不能跟陌生人走的理由。所以,当幼儿说出类似“(跟陌生人走)会被卖到农村干活”“(吃陌生人的糖果)万一糖过期、有蟑螂、有防腐剂怎么办”等理由时,成人并未予以纠正,往往一笑了之,容易满足于幼儿“不跟走”的结论,而不太细想如果幼儿对农村充满好奇,结果会怎样?如果陌生人明确表示糖的质量没问题又将怎样?
实验中那一位认为孩子会跟陌生人走的唯一的家长,理由就是孩子抗拒不了食品的诱惑。的确,幼儿在自己喜欢的食物、电子产品、玩具及户外游戏面前,很难坚守原先对成人的承诺。而且,成人只是要求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但很少考察幼儿对“陌生人”的认识。幼儿眼中的“陌生人”是指谁呢?有孩子说:“陌生人脸上画了画。”事实上,陌生的坏人完全可能是帅哥美女。当带班教师询问孩子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时候,有孩子斩钉截铁地说:“她说了,她是新来的陆老师,她就不是陌生人了!”可见,4岁左右的孩子大多不能正确掌握“陌生人”的概念内涵。而且,在集体生活中,幼儿会比处于独自一人的环境缺少不安全感,更有可能“跟”走。幼儿具有从众心理,很容易效仿同伴。
实验中,在教师面前,孩子们表现得十分坚决果断;在教师离开后且没有陌生人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得十分勇敢且智慧,主动关紧门并用小椅子和自己的身体挡住门。但当陌生人敲门进来时,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不仅没有对陌生人进行任何的盘问,而是以闪电般的速度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表现出恐惧。
因此,成人不仅需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更需要进行深入的安全教育;不仅需要了解幼儿对于是否跟陌生人走的简单答案,更需要进一步了解幼儿跟走与不跟走的深层原因;不仅需要把握幼儿跟走与不跟走的原因,更需要帮助孩子分析潜在的危险。但这一切都受制于幼儿有限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能力,成人不要对幼儿提防陌生人抱有过高期望,幼儿就应该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否则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