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教育体育局>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河南省实施“中原学者”计划 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12-25 11:46:30 浏览次数: 【字体:

 

    前 言

  11月1日,由省科技厅组织的2014年度“中原学者”评审工作揭晓。5位专家学者的入选,为我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库又添新鲜血液。于2007年启动的“中原学者”计划,是我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政府支持和引导,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及院士后备人才,自实施以来成效显着。本报编采这组特别报道,旨在让读者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中原学者”计划,更加关注、支持河南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

  铸造动物疫病防控“利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突飞猛进,但是新发动物疫病不断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业发展,并危害到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田克恭研究员作为一名奋斗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二十多年来专注于兽医事业,坚持自主创新,铸造动物疫病防控“利剑”,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田克恭博士现任由科技部批准依托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参考实验室首席专家,同时兼任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专家组组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副理事长等职。他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3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农业部新兽药证书8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4项,发表SCI论文32篇,主编着作5部、参编26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11项奖励,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度中原学者”等多项荣誉。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和第一猪肉消费大国,养猪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2006年,我国及周边国家猪群暴发以“高热”为特征的突发疫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情暴发之初,防控形势异常严峻,确诊病因成为有效防控疫情的关键。田克恭及其科研团队仅用短短3周时间,在国际上第一个揭示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引起了全球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诊断结论,农业部将该病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在200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确诊病因的基础上,田克恭及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试剂、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研究建立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技术规范,这些产品和技术解决了严重危害国内外养猪业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世界性难题,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基于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系统研究和对该病防控做出的突出贡献,2012年5月,田克恭所领导的实验室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参考实验室,他本人被OIE聘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首席专家。

  田克恭及其团队研制开发的诊断试剂和疫苗推广范围覆盖我国31个省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截至2012年已实现技术转让收益1.28亿元,受让企业累计生产50.3亿头份,销售55.6亿元,累计实现效益达681亿元。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稳定控制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提升了我国在该病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科研无止境。在二十多年的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工作中,田克恭研究员带领团队紧盯国际前沿科技,结合动物疫病防控的现实需求进行科技攻关。

  据了解,田克恭及其科研团队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将针对基因工程疫苗和高通量快速诊断试剂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力争在产品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并完善关键技术平台。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田克恭及其科研团队在针对畜禽重大疫病致病机理深入研究的同时开发疫苗和诊断试剂产品,不断开拓创新,持续为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力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为养殖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研究员白跃宇

  提升我国肉牛产业核心竞争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牛肉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黄牛生产逐渐由役用向肉用方向加快转变。到2011年底,全国牛存栏约1.04亿头,已成为世界第三养牛大国。肉牛生产方向的转变,引发了对肉牛新品种的强烈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研究员白跃宇长期致力于肉牛新品种的培育及推广,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他和科研团队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肉牛新品种——夏南牛,系统开展了肉牛种质创新技术研究,为我国其他动物新品种(系)选育、资源保护与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技术支撑,显着提升了我国肉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我国肉牛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国内专家们发现,地方黄牛适应性强,肉质好,但生长慢;引进品种生长快,但适应性差,二者均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肉牛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基于此,白跃宇认为,应充分发挥地方黄牛的优势,合理利用外来品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系),构建相应的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以打破国外品种垄断,实现肉牛良种国产化,全面提升我国肉牛产业化水平。

  在研究过程中,白跃宇及其团队取得了众多成果:一是创建了“群选群育”联合育种体系,育成了我国第一个专用肉牛新品种——夏南牛,该品种平均日增重1.65公斤,肉用性能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肉牛品种空白,成为“十一五”以来全国唯一的主推肉牛品种;二是建立“分子标记-两系选育”技术,育成我国第一个地方黄牛品系——南阳牛肉用新品系,其日增重、优质肉切块率、大理石评分等均达到国外牛平均水平,实现了从分子育种理论到实践的新突破;三是利用南阳牛肉用新品系优异基因,首次创建了一种新型三元轮回杂交体系,攻克了国内以往肉牛杂交制种方式中因地方黄牛基因比例下降导致杂种牛适应性降低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杂交育种和商品生产的同步进行。

  与此同时,白跃宇及其团队还研发出了与新品种(系)相配套的饲养及产品加工体系,完善了肉牛产业链条,建立了优质肉牛标准化饲养技术体系,实现了牛肉制品发酵剂国产化、加工工艺中式化,有力推进了肉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据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测算,其成果转化年均经济效益达11.9亿元。

  在研究过程中,白跃宇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129篇,专着6部。其团队获国家新品种证书1项,国家商标注册权2项;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黄牛产肉性状相关分子标记23个,研发出22个分子标记检测试剂盒。

  白跃宇先后荣获第十五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第三届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奖(杰出人物)等奖励。2014年,白跃宇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还是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原学者、首届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优秀专家、省创新人才。

  白跃宇表示,在省畜牧局和有关单位大力支持下,未来5年,他和团队将着力创建国内最大的地方牛种质资源基因库和动物溯源体系,努力提升我国自主培育品种市场占有率,确保我国优良肉牛种质资源安全。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大洲

  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开拓者

  多晶硅是一种超高纯材料,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电子器件和太阳能电池,是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战略材料。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作为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多年来为我国多晶硅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8年,严大洲从中南大学硕士毕业后,先后从事铝、锆、钛、稀土冶炼、稀土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等方面的科研和工程设计30多项,近年来主要从事多晶硅科研及产业化工作,现任多晶硅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工业协会、全国半导体标准化委员会、SEMI中国光伏标委会专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多晶硅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2005年以前,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受美、日、德三国封锁和垄断,太阳能光伏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针对行业困境,严大洲作为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率先在国内开展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生产的研发及产业化,选定三氯氢硅氢还原工艺为主攻方向,以洛阳中硅和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为平台,经过10多年攻关,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料闭路循环、能量综合利用”多晶硅清洁生产原创技术体系。

  2004年,他带领团队发明并试验完成了国内首台12对棒还原炉系统,建设年产300吨多晶硅生产线,开民族多晶硅产业化工程的先河。2007年,建成了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该项目争取了产业发展主动权,打破国外垄断,使进口设备和多晶硅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为多晶硅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低成本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后,严大洲又带领团队完成多晶硅24对棒加压还原炉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推广后,我国多晶硅生产规模提高千倍、单炉产量提高10倍。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晶硅实现规模化生产后,严大洲带领研发团队进一步提升原创的四氯化硅低温加压氢化技术,将多晶硅生产副产物四氯化硅转化为多晶硅的原料三氯氢硅,不但解决了多晶硅污染问题,还实现了闭路循环和清洁生产,大幅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该发明专利获得国家优秀专利奖,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研发过程中,严大洲还带领团队突破了多晶硅高品质难题,使多晶硅质量达到电子级品质;通过干法回收还原尾气,实现多晶硅无害化生产。他和团队先后申请专利151项,获得授权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主持制定3项多晶硅国家标准,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总设计师、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总监,严大洲先后在洛阳完成5期工程建设,建成年产1万吨多晶硅工厂,居中国前三位、世界前八位。项目投资仅为进口技术和设备的1/3,节约投资50亿元以上,自投产运行以来,累计创造销售收入96亿元,实现利润13.5亿元,上缴税收13.9亿元,取得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严大洲表示,他和团队未来将以多晶硅材料产业对大规模、低单耗、高品质、清洁生产技术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多晶硅核心技术和装备的攻关及关键工艺技术的试验研究,为我国多晶硅材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支撑。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教授游雄

  擦亮信息化战争的“眼睛”

  古往今来,熟知地理地形、掌握战场环境,是排兵布阵、克敌制胜的基础。今天,信息化已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形态,而军事测绘则是信息化战争的“眼睛”,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作战环境工程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游雄,从事军事测绘教育和研究工作31年,在作战环境工程这一军事测绘的重要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就,现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作战环境学学科带头人。

  自上世纪80年代留校任教以来,游雄在导师高俊院士等老一代军事测绘学者的指导帮助下,主要围绕三个科研方向开展攻关,以每10年为一个里程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地图设计与彩色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游雄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上世纪80年代中期,数字地图以及数字印刷技术刚刚在国内出现,为解决数字地图出版中的颜色设计与高保真印刷问题,游雄以此为选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了计算机屏幕色与印刷色彩的所见即所得等问题,实现了运用计算机进行地图颜色设计与印刷出版,在地图生产应用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促进国内地图设计与生产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做出了贡献。

  在虚拟战场环境及其应用研究领域,游雄带领研究团队在虚拟现实技术与军事测绘技术的结合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我军自己的战场环境仿真理论、技术与成果体系,为提升我军数字化战场基础建设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我军数字化战场建设的新需求,游雄开展了虚拟地理环境及其军事应用研究,为指挥员认知战场提供新的手段。经过十余年的研究探索,在战场环境概念研究、战场环境仿真关键技术攻关、战场环境仿真工程化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载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搜救回收、诸军兵种联合军事演习等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活动提供了军事地理保障基础平台,推动我军数字化战场环境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作战环境学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领域,游雄在作战环境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应用模式与人才培养的探索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提升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以来,面对我军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迫切需求,游雄带领科研团队开拓创新,提出了先进的作战环境构成理论,以此为指导开展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在多维、复杂作战环境的综合集成与联合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某兵棋推演、国庆首都阅兵等重大活动中得到深入的应用,其研究成果有力促进了作战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军事应用。

  下一步,游雄将重点围绕作战环境学领域开展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作战环境学学科体系,打造军内一流的科研与学科平台,把作战环境学这个新兴的科学研究领域和学科专业领域立实、立稳,带出一支高水平的学术团队。

  多年来,游雄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着作12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项。由于游雄的突出贡献,他于200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入选首批军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先后获评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中国科协“求是”奖、全军优秀教师、军队“育才奖”金奖。

  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祖亮

  在纳米世界不断发现神奇

  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在纳米尺度下,材料往往呈现出完全不同于宏观大块体时的奇妙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借助这些特异性能,可发展各种高效能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之一,将会导致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

  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祖亮,就是一位在纳米世界内潜心研究,并不断发现神奇的学者:他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双模板仿生矿化材料合成新方法;建立了系列纳米结构构筑技术;研制了基于表面肖特基势垒的光电纳米器件;基于纳米有序结构的光电增强,为发展高效能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开辟了新途径……

  1991年,杜祖亮从吉林大学毕业后到河南大学工作至今,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牵头人,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省特聘教授,中国化学会有序分子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他曾先后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纳米研究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类)2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书(章节)2部;鉴定成果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4件。

  20多年来,杜祖亮一直从事高效能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在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组装以及光电性能等方面,形成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结合分子组装(化学法)和纳米压印技术(物理法),建立了具有自主产权的纳米结构材料构筑技术,实现了纳米结构的大面积低成本制备;搭建了三类特色研究平台,实现了微纳区的光电检测。基于这些自行建立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平台,他系统研究了纳米结构材料的光电性能,建立了低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受控表面态的表面势垒物理模型,发现并阐明了纳米结构光电增强、跨膜光电荷转移以及高效光电分离等现象,为发展高效能光电材料和器件建立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全新的技术路线。同时也为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等多个科研单位的学者提供了研究支持。

  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是发展高效能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基础。杜祖亮表示,基于多年工作积累,他未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低维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能研究,发展高灵敏度纳米传感器;二是具有光伏增强效应的多尺度有序结构材料研究,发展结构增强型高效能薄膜太阳能电池;三是高效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发展新一代平板显示与照明技术。

  在杜祖亮的带领下,他所在的实验室先后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聚集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杜祖亮表示,作为材料能源资源生产和使用大省,我省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对新材料新能源有着迫切的需求。下一步,实验室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利用纳米科技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以材料的创新带动能源的生产和使用的变革,发展新型高科技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