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四小课改“四动”下真功 见实效
氛 围 鼓 动
浓厚的氛围是课改推进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全县教学工作暨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以后,淅川县四小迅速行动,精心策划,充分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了学校课改实施方案,起草了全校教师课改宣言,召开了由局领导、学生家长、全校教师参加的全面深化课改动员大会。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主题,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利用橱窗、展板、墙报、公示栏、校园之声等,全方位宣传“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图、操作规范、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展示公开课、示范课、引领课教师风采,公示领导带头上课、听评课、参加教研情况。同时,通过每周三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学校课改理念、特色和亮点,感受师生教与学方式的变化,争取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通过课改沙龙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平台,课改难题利用集体智慧、集体攻关。通过一系列宣传造势和活动载体,课改在县四小已经形成了学校坚定决心搞好课改、层层关心支持课改、班班争先恐后课改、人人积极参与课改的浓厚氛围。
领 导 带 动
学校领导的思想是否解放、认识是否到位,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所在。县四小从校长和班子做起,对课改本身的精髓、要义、理念和精神,深学一层、深刻理解;对课改的推进责任、规划、举措、制度先行一步、率先垂范。从校长到教师,层层包干到户,包级段、包学科、包班级、包学生,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截至目前,学校班子听评课223节次,上示范课15节,参加教研活动35次,召开课改反馈会14次。学校领导在课改上以真劲投入、以实战引领、以行动兑现,深深地感染和鼓舞着全体教师,使大家更加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课改要领,做好每一个环节,讲好每一节课。“每天都像在打仗,课改工作不仅要考虑到位、安排到位,而且要参与到位、评价到位,一丝不得懈怠,一毫不得延缓。”已成为县四小班子的共同感受。
制 度 驱 动
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是课改推进的利器和保障。以新一轮全面推进“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县四小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学业务上的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完善,形成了以课改为导向的制度体系。为了确保课堂教学备、讲、辅、批、考、评、补、研等每一个环节能够做到精细,落到实处,优化了课改常规教学细则;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反馈教学效果、迅速准确的发现问题、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健全了课改过程监管体系;为了对教师课改成绩给出公平、公正、客观的评价,修订了课改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激发师生参与课改的热情和干劲,让愿改、敢改、会改的教师政治上有地位、精神上得鼓舞、物质上得实惠,制订了课改奖惩方案,课改评估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评优评先、晋职晋升挂钩。为激励班子成员、年长教师担主课、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学校规定,副校级以上领导,以及男52岁、女50岁以上教师担主课,教师在校内和外出交流上公开课,或CN刊物上发表课改论文,一律给予重奖。“别的方面可以节俭,在课改上要敢于投资、善于投资,只要是在搞课改、务教学,怎样投入都不过分。”已成为县四小班子的共识。
课 堂 生 动
课堂效果是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师我觉得你读的很有感情,但语速有点快。”“老师,我觉得他们小组分角色朗读的挺好,但是扮演孙中山的同学有点羞羞答答,不像个伟人,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第三组同学发言很好,我们小组给与的评价是满分。”“我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还不够全面,我给补充一下。”这是县四小六年级一节语文课堂真实的场景,也是县四小课堂教学的一个缩影。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抬头、挺胸、手背后的“乖乖娃”,而是轻松、活泼、灵动的“调皮猴”。县四小的课改立足于校情、教情、学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丰富课堂内涵,转变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搭建活动平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有激情,学生有兴趣。教师是教练、是导演、是观众,通过有梯度、有过渡、有深度问题的设置,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是运动员、是演员、是主角,通过自己阅读、观察、动手,小组讨论、思考、设计,师生共同验证、总结、提升,得到正确的结论,付出了艰辛,收获了成功,体验了快乐,回归了课堂本来的自然生态。提高教学质量,课改是当务之急,是关键之举,是必由之路,而课改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我们坚信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断探索和持续努力,我县自主探究并推行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一定会更加完善和成熟,也一定会成为今后课改中站得稳、走得远、可复制、能管用、叫得响的淅川教学品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