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老城镇>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丹江在先秦时期的那些事

来源:淅川网 发布时间:2022-08-26 10:46: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丹江在先秦时期的那段历史,在史学家手中比较详实,在普通人心中却模模糊糊。每当春暖丹江的时候,有意无意探究丹江故事的人就会多起来。单说先秦时期楚文化的发源,就绝对是一幅沧桑而多彩的画卷。

  楚国历史有900多年,其中有300多年在丹江流域发展并定都于此,都城名字叫丹阳(现已淹没于丹江口水库下面)。打开历史的画卷,楚国的发展史异常璀璨。公元前770年,楚人最早的祖先们与殷商角逐于荆楚,那时候的“楚”只是一个部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殷商抗衡。《诗·商颂·殷武》中记载,楚是殷商的属国,强大后逐渐不听商国调遣,两国战于荆楚。《竹书纪年》也有记载,殷商打败楚部族,楚部族投降称臣。

  楚国的先祖鬻熊90岁拜见文王姬昌,先后被聘为文王、武王、成王的老师。《列子·黄帝》记载了他的思想:“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这是他在山水如画的丹阳湖畔悟出富有辩证法色彩的思想,对后来的道家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此刻的“楚”只是弹丸之地,到周成王的时候,天下大定,成王大封天下,因此“封鬻熊子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人从此有了明确的姓和都城,跻身于诸侯之列。有学者以为,此时才有了“楚”这个正式的国号兼族名。

  当时楚国的北面、西面是强大的周王朝,东面的南阳有众多的姬姓、姜姓诸侯国,楚国的势力只能向南方发展。好在南面是广阔的蛮荒之地,给楚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辛经营,楚国在江汉平原扎稳了根,国势日渐强盛。从鬻熊至熊绎历代居丹阳后,逐步奠定了丹阳在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在春秋近300年间,楚国曾先后灭掉兼并61国,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称:“春秋灭国之最多者,莫楚矣。”鼎盛期的楚国疆域长线达3000里,当年的纵横家苏秦曾作过如此描述:“楚,天下之强国也……”进入战国时期后,楚国的发展达到顶峰。楚王依靠吴起变法建立起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对周边国家发动攻势,不断拓展疆域。公元前334年,楚威王攻越,杀死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于是,原越国所属以江浙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纳入楚国版图。楚国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南部,面积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占战国时期中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史书上说:“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夫以楚之强与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

  “朝秦暮楚”这个典故的出处就在荆紫关。一种说法是:荆紫关属于秦楚交界地带,早上从秦国出发,到了晚上就到了楚国,形容距离之近。另一种说法是,早上这里被秦国占领,而到晚上却又被楚国夺了回去,可见战争之频繁。

  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12年前后,秦败魏、韩、赵三国后,形成以秦与魏、韩为一方,齐与楚为另一方的两大集团对立局面。秦欲攻齐,派张仪使楚,许诺割地600里要楚与齐绝交,以破坏齐楚联盟。楚怀王遂与齐断交,派使者赴秦索地。张仪背约,只许6里地。楚怀王大怒,派大将军屈丐率军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率军迎战,韩国也派兵相助。两军战于丹阳,秦施计离间楚将关系,使其互不配合,大败楚军,俘屈丐及裨将逢侯丑等70余将领,斩首8万兵士。随后,秦又遣军攻取楚地汉中(今陕西汉中)600里地,置汉中郡。自此,楚国实力渐渐衰退。楚国大诗人屈原后到丹江凭吊该战役,写下了不朽诗篇《国殇》。

  公元1979年后,在丹江口水库西岸出土了楚康王(公元前559-公元前552年)的令尹子庚之墓,发掘了铜禁、王子午鼎、青铜怪兽等珍贵文物,以及乐器、马车器等文物8000余件。随后越来越多的墓葬在丹江发掘,一步步证实楚国的始都就在丹江湖畔。

  一部楚国创业史,也是一部厚重的文化史,跌宕起伏在丹江流域,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更多的人向往这里,品读文化。漫步丹江湖岸,沐楚风古韵,忆江南风情,也许没有比这更好的心灵享受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