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林业局>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淅川:依靠“绿水青山”端上 “金饭碗”

来源:县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9-08-23 11:08:30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8日-9日,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旅游报、光明网等多家中央媒体及河南旅游手机报、大河网、映象网、河南日报客户端等省内主要网络媒体走进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淅川县进行采风。


  据了解,淅川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也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淅川有2616平方公里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占总面积的92.8%;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325户97237人,建档立卡贫困村159个,是河南省仅有的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止2018年底,减贫至11254户30041人,综合成效连续三年位居河南省、南阳市前列。


  把生态旅游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长线产业”


  在采风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淅川县立足特殊县情、特殊区位、特殊责任,把“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和“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作为两大政治重任,明确提出把旅游兴县作为“四大战略”之一,科学谋划旅游扶贫新路子。在深入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对旅游发展提出了“三个结合”原则,即与水质保护相结合,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坚持近水亲水不触水,植树造绿育花并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用“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通过旅游就业创业,把农村土特产变为旅游商品,把农民变为旅游从业者,斩断“穷根子”,鼓起“钱袋子”。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抓好人居环境改善,促进文旅、农旅、林旅、体旅融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

  结合产业扶贫“短中长”三线发展模式,淅川将旅游业确定为产业扶贫的“长线产业”,短期内主要抓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家乐、产业示范园,把贫困群众吸附到旅游链条中,保证当期增收脱贫;长期以丹江湖5A级景区创建为载体,以环库路和西十高速为纽带,打造环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用大旅游支撑大产业,增强辐射带动力,打造富民“恒业”,实现全民致富奔小康。


  培育打造载体,融合联动发展


  为了通过有效载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淅川县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示范园、生态产业基地和体育赛事等载体,让贫困群众参与进来,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一是示范带动。以旅游扶贫示范村与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旅游扶贫示范村和农旅融合示范园64个、星级农家乐69家,带动周边200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二是产业带动。淅川县充分放大生态产业基地效应,把生态产业培育成景观、把产业基地打造成景区,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全县生态产业总面积达30多万亩,已建成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等生态产业基地20多个,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中共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对记者表示,淅川已经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是“花的海洋、果的世界、鸟的乐园”。三是景区带动。通过引导贫困群众到县内景区从事保洁、安保、导游等服务工作,或者在景区周边规划区域发展餐饮接待等旅游服务产业,有效地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县到景区就业或从事旅游服务的贫困户达500多户,户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记者了解到,淅川县正重点以丹江湖5A级景区创建为载体,将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依托环库路串珠成线,着力打造环丹江湖生态旅游圈,大力推动农旅、林旅、体旅、文旅深度融合。四是赛事带动。着力推动体旅融合,先后成功举办了环中原自行车赛、龙舟赛、丹江湖公开水域挑战赛、丹江湖国际山地越野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引导贫困群众从事餐饮服务、旅游商品销售等工作,实现了赛事服务与群众增收“双赢”。近三年来,全县先后有5000多名贫困群众参与赛事外围服务,人均增收3000余元。



  互联网+文旅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在采风中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淅川县坚持“互联网兴旅”发展战略,持续与互联网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举办节庆赛事、文旅宣传等重大活动,巧借平台,进行宣传报道。尤其是今年以来,作为首届全球文旅创作大会十大分会场之一,淅川县出台了激励奖励措施,举行了首届文旅创作者大会暨“诗画丹江•美在淅川”文旅创作季活动启动仪式,邀请国内网络文创达人深入淅川实地采风创作,掀起了文旅创作的热潮。截止目前,淅川在短视频平台共发布视频4500余篇,总播放量达6000余万次,淅川旅游的热点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淅川县旅游发展中心赵成主任表示,淅川县下一步,将继续找准文旅扶贫结合点,策划优秀文案,把淅川文旅资源、特色农旅商品植入短视频、图文等作品中去,助力文旅扶贫。



  据了解,目前,全县共建成旅游重点乡镇10个,旅游重点村36个,乡村旅游产业园40个,农家乐和特色民宿500多家,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现有570多个经营主体、1.1万多户贫困户依靠“绿水青山”端上了“金饭碗”。以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为主线,淅川正逐步探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生态旅游+”扶贫路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