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林业局>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打造绿色宜居淅川

来源:县林业局 发布时间:2020-05-29 09:20:30 浏览次数: 【字体: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国移民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和河南省深度贫困县。近年来,淅川林业工作积极服从服务南水北调工作大局,以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为主线,按照“生态优先、产业富民、科技兴林、依法护林”的总体要求,把林业发展与水质保护、脱贫攻坚、旅游开发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因地制宜抓造林


  围绕“六化”目标,既面上推进,又点上开花。重点实施“5+3”工程,“5”即:荒山绿化、廊道绿化、产业造林、生态修复和森林城乡建设五项重点工程;“3”即:每个乡镇建设一个不低于3000亩的经济林示范基地;每个乡镇创建1-2个县级森林村庄;每个乡镇打造一个不低于200亩的义务植树基地。

  积极推进荒山造林。以山区森林化为目标,以国储林项目为抓手,完成荒山造林5万余亩,直播造林10万余亩,打造了武家洲、张竹园、青龙青山绿水样板工程和国储林样板工程,建设环丹江水库库周生态隔离带。截至目前,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0平方公里,治理区植被覆盖率达58%,年减少土壤流失275万吨,“青山抱绿水、绿水映青山”已成为真实写照。

  积极打造景观廊道。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村道等两侧造林绿化为重点,大力度、全方位、高质量拓展绿色空间,实现道路两侧能绿尽绿、不留空白,共完成8条共计120公里的廊道绿化,打造了环库公路二期和石榴庄园观光大道生态廊道样板工程,实现了廊道林荫化、景观化、精品化,让人进入淅川就满眼是绿,花彩扑面。

  积极发展林果产业。要求15个乡镇各打造一个不低于3000亩的林果产业基地。2019年,新发展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黄金梨等林果产业7万亩,新建了420亩猕猴桃示范基地,新发展连片5000亩以上软籽石榴基地1个、连片3000亩以上杏李、大樱桃示范基地13个,淅川的荒山河滩正在变成花香果海。截至目前,已发展生态产业38万余亩,林下套种面积达50%以上,基本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其中16万亩果树已经挂果,2年内将进入盛果期,户均年可增收6000元以上,1.1万多户贫困户依靠“绿水青山”端上了“金饭碗”。

  实施生态修复。整合利用河南丹江国家自然保护区河口生态治理项目,在库区161米以上171米以下消落区实施生态修复2300亩,学习重庆万州区长江消落带治理经验,在河南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引种试验中山杉200亩,全方位保护恢复湿地生态,努力焕发湿地“青春”,筑牢丹江库区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建设森林城乡。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抓手,围绕水系、山体、城区,实施森林县城、森林小镇、森林村庄建设,不留死角。完成县城区20万平方米绿化任务,建成6条月季景观大道和5个月季公园,建设200亩以上月季育苗基地3个,建设5个森林小镇、20个森林村庄、10户森林人家,打造了鹳河景观带、大石桥乡横沟村城乡增绿样板工程,初步形成“满城绿色半城水,生态宜居入画来”的景色。其中横沟村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本村及周边村贫困户40余户78余人长期在此务工,年支付务工酬劳 200余万元,让群众实现真脱贫,脱真贫,能致富。


创新机制激活力


  一是创新扶持办法。县政府重点扶持发展软籽石榴、杏李、核桃等经济林果及林下套种油用牡丹、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对发展核桃的免费提供苗木,每亩一次性补贴300元;发展油用牡丹的每亩补贴400元,连补三年;对林下套种油用牡丹、中药材等每亩每年奖补200元;对新发展的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等水果产业,集中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贴300元,其中200元为生物有机肥。三年累计发放新造林补贴3000余万元。

  二是坚持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把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全部推向市场, 把树木是否成活作为支付造林费用的唯一标准,采取企业和大户承包、专业队造林等合同造林办法,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参与林业项目,着力解决资金短缺、管理缺位、效益低下问题。2019年,丹圣源、中线水源杏李公司、仁和康源等林业企业,投入资金1.2亿元,高标准完成产业造林4.8万亩。

  三是县乡联合行动。2018年冬和2019年春各举行一次义务植树活动,把任务分解到各委口和乡镇。在每个乡镇各打造一个200亩义务植树点,在城郊打造一个1000亩义务植树基地,适龄人口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同时,结合造林绿化任务,林业、公路、交通、住建、丹江湿地保护处等多个县直部门和乡镇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合力推动大造林大绿化向纵深开展。


多措并举严管护


  一是加强新造林管护。对通道两侧第一山脊线以内山地、环库周围第一山脊线以内林地,全部实行封山育林。特别是对新造林,做到造林结束、管护跟进,严格落实管护人员、管护措施、管护制度,避免损坏苗木。对产业林,督促乡镇组织好合作社或互助组织,对已造林地块进行集中管理,指导群众及时修枝、除草,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二是抓好护林防火。构建立体管护网络,将森林公安、林政稽查、护林员划片包干、定岗定责,实行网格化管理,结合水上巡逻艇、森林防火无人机,形成了“陆、水、空”三位一体的森林资源管护网络,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实现连续37年无重大火灾发生。

  三是加强有害生物防治。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求,县财政拿出资金1000余万元,突出抓好以松材线虫为主的病虫害防治,严密监控美国白蛾等主要危险性虫害,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暴发和蔓延,成灾率控制在3.0‰以下。四是严打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绿卫2019”、违建别墅清查整治、绿盾2019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专项行动,对乱砍滥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违规建设别墅、毁林开矿的坚决依法查处。共办理各类涉林案件44起,刑事立案7起,逮捕3人,刑事拘留3人,有效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


科技兴林助提升

  一是科学指导。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作为核心,由副科级以上领导带队成立5个技术组,分包乡镇全程跟进,现场指导,严把整地、苗木、栽植等每个关口,做到造林不结束,技术人员不撤离。同时,按照无水源不栽、不是优质种苗不栽、没有管护措施不栽的“三不栽”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二是深化培训。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省林业局对口帮扶淅川县,选派3名技术专家和20名优秀科技干部入驻淅川,我县借助对口帮扶机遇,主动衔接,加强林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培训“县、乡、村、户”四级技术明白人,提升产业发展成效。2019年,共举办培训12期,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
  三是强化服务。建立林业信息、网络、专家服务平台,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对软籽石榴、核桃、大樱桃等县内主要林果业,制作二维码,农户通过手机扫描就可掌握林果管理技术,开创林果技术推广新模式。同时,融合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平台,新投资50万元,安装远程高清信息设备,筹建智慧林业系统,实现国储林项目区时时可见、即实可查、全程可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