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林业局>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河南淅川:“短中长”结合拓宽增收路径

来源:县林业局 发布时间:2020-06-29 10:17:30 浏览次数: 【字体:
  烹制丹江鲜鱼,小炒山间野菜……近日,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柴沟村“大美农家”农家乐生意火爆。游客们一边品尝“山珍海味”,一边饱览水库风光。远处,蓝天白云下,一湖清澈剔透的丹江水倒映着白墙灰瓦、错落有致的柴沟新村。
  “这鱼,是水库里的淡水鱼;这菜,是山坡上的野生菜。特别新鲜,放心吃吧。”一阵忙活后,店老板邹大美唠起家常。50岁的她,丈夫身患顽疾常年卧床,3个孩子还在上学,5口人曾经守着6亩山地过日子,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背靠大山,面朝水库,村里路、电、通讯样样不通,全村158户666人被‘堵’在沟沟岔岔里,刨着薄地‘望天收’,一多半人没出过大山。”谈起过去,柴沟村党支部书记武华顶感叹,乡亲们守山守水守着穷呀!截至2015年底,像邹大美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99户431人。
  柴沟村的贫困状况是淅川县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淅川的贫困既有交通闭塞、生态脆弱等共性因素,也有为了一库清水造成的‘奉献致贫’。”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介绍,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为保护水质,淅川“树不能伐、鱼不能捕、矿不能开、畜不能养”。然而,发展脚步不能停。“我们扛稳水质保护和脱贫攻坚重任,立足县情,确立‘短、中、长’三线产业结合的绿色发展思路,探索水清、民富、县强的新路径。”卢捍卫说。
  2016年初,淅川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修路、盖房、种树、建厂……一年后,一条近20公里的崭新柏油路联通了柴沟与山外的世界,设施完善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让乡亲挪穷窝、换新颜。
  住上了好房子,还要鼓起“钱袋子”。可穷乡僻壤,咋能“咸鱼翻身”?
  “扶贫干部引导我们因户而异,发展‘短、中、长’产业。”邹大美伸出3根手指头介绍,“短线”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能快速致富;“中线”种植软籽石榴、杏李、大枣、薄壳核桃等经济林果,3年见效益,长期能增收;“长线”围绕山、水、生态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村里近2万亩山坡地流转给公司和大户,种上了薄壳核桃、大枣、柑橘、软籽石榴、杏李等有机林果。农户实现“一地生三金”:土地流转的“租金”,反租倒包的“薪金”,果树收益分红的“股金”。
  邹大美的6亩坡地流转给“渠首生态园”,又“返租倒包”近400亩果园,负责日常管护。“平日里,我在林下套种点花生、芝麻、中药材等‘短线’产业,‘长’‘短’互补,收入全归自己。这一年下来,收入七八万元不成问题。”邹大美竖起大拇指为好日子点赞。
  在“大美农家”的房背后,李荣龙正在丹参基地里忙活。“在这儿种植丹参,一来要选在山坡阳面,常晒太阳根会变粗壮;二来播前要深耕,丹参根部喜欢疏松通透的土壤。”李荣龙专家范儿十足。
  李荣龙家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患有长期慢性病,妻子也有残疾。孩子上学,家人治病……沉重的经济负担曾让他头疼不已。
  “为尽快增加收入,扶贫干部帮助我发展丹参等‘短线’产业,并安排我妻子在黄粉虫车间务工。当年我就挣了4万多元,光荣脱贫。”李荣龙介绍,去年自己又种了12亩杏李,今后收入会越来越多。
  “俺家的枣园去年赚了4万多元,蜂蜜销售3万多元。”“俺家今年又种了20亩软籽石榴、5亩迷迭香。”“俺是村里公益岗位保洁员,丈夫在扶贫车间上班。”……这些年,柴沟村的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短、中、长”带来的变化。
  荒山变果园,乡村成景点。昔日穷乡僻壤,如今村美民富。借助县里举办的“赏花节”“石榴节”,依山傍水的柴沟村引来不少外地游客。“尤其在春夏之交,柴沟漫山遍野鲜花绽放、香风袭人,全村游人如织。”武华顶说,柴沟已建成旅游服务中心,引导贫困群众开办农家乐30多家,“每逢五一、十一或周六、周日,家家爆满,每天都能净挣近千元。”
  “咱这儿山清、水甜,生态环境好!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邹大美说,去年,她的“大美农家”营业不到3个月,净收入已近万元,还带动两个贫困家庭通过入股分红、务工等增加收入。
  “农家乐”,乐农家。柴沟村的土鸡蛋、芝麻叶、山葡萄酒、土蜂蜜等农产品有了就近的销售渠道。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村办起电商服务站,柴沟群众的绿色食品、土特产等“山货”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截至去年底,柴沟村已光荣脱贫97户423人,全村仅剩的2户8人已实施兜底保障。
  随着“短、中、长”三线产业全面开花,淅川县已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特色林果33万亩,林下作物套种面积达50%。贫困户办起500多家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3万余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全县80%以上的贫困户收入来自这些生态产业,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100%。淅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从5年前的7259元增加到13325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供稿:淅川县委宣传部 杨振辉)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