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历经多年奋战,淅川县石漠化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面积已达38.2万亩。2015年该县开启石漠化治理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打造5000亩以上石漠化造林点12个。
近年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淅川县,遵循“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要求,践行“水质至上、生态为先、绿色发展”理念,从立体化治理、多渠道投入和系统化管护三大机制入手,有效推动了全县石漠化治理。为此,淅川石漠化造林经验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全国推广。
针对淅川县石漠化面积大,山高坡陡、植被稀少、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等不利因素,淅川县发扬愚公移山和蚂蚁“啃骨头”精神,根据“大保护、大生态、大屏障、大融合”的理念,聘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河南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深入实地进行踏勘,因地制宜、宜苗则苗、宜播则播,坚持植苗造林和飞播造林相结合,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开花与彩叶相结合,景观打造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编制了淅川县石漠化治理总体规划。在立地条件相对好的区域,以植苗造林为主,栽植山桃、山杏、紫荆等,打造生态景观带,在立地条件差的区域,栽植火炬松、侧柏等,打造生态保育带,在交通不便的山头地块,全部实施飞播造林。
为了探索模式、总结经验、该县以点带面,将大石桥乡东湾村作为石漠化治理试点,2015年冬天,组织开展“千人大会战”,采取人背、肩扛、车(驴)拉、多级提灌、客土造林等办法,在石头山造林2000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让荒山披上了绿装,示范带动全县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
多渠道投入
石漠化治理,涉及诸多方面,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淅川县对此不断尝试、改进、总结,石漠化造林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大打渠首牌、移民牌,不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以大项目引领林业大发展,先后争取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国家储备林等林业项目5个,争取项目资金15亿元,完成石漠化治理14.3万亩;另一方面,该县将移民、农业、水利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放,先后投入资金0.35亿元,用于配套石漠化治理区域修路、打井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引进社会资金参与造林,先后引进福森药业、北京宏伟绿邦、河南合一等企业8家,引资3.2亿元,高标准完成造林4.1万亩。
加强技术投入。一方面,借助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和河南省林业局对口帮扶平台,建立中国林科院大石桥荒漠化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和淅川丹江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对石漠化治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石漠化区域树种选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林下经济配置等治理模式和技术,加大石漠化治理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成立石漠化治理技术指导组,制定一整套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抽调林业工程师和精干技术人员组成指导组,分片包区、包地块,对整地、栽植、浇水等各个环节进行层层把关,严格标准,现场指导、确保造林成效。
石漠化治理,造林是重点,管护是关键。该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构建“林长+警长+检察长+法官”四长机制,坚持“植绿”“护绿”“管绿”并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石漠化区域新造林全部实施封山育林,严格落实管护人员、管护措施、管护制度。在全县组建县、乡、村三级专业扑火队伍26支,设立石漠化区域值班卡点80多个,全部进行网格化管理,定时定期巡山管护,将防护任务划片定点,将防护责任细化到人,巩固造林成果。不定期开展了林业严打、林地保护等专项行动,森林公安、林政稽查等林业执法队伍坚持24小时值班,设立举报电话,对乱征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及毁林建房、开矿、建厂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重拳出击,大打组合拳,形成强大震慑。
针对管护区域面积大、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破坏森林资源等问题发现难的情况,淅川县借助科技力量,实施科技管护,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购买无人机、建立电子监控,还在重点林区建立森林火警电子监控系统,实现对重点林区的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控,一旦发生森林火警,系统将自动报警、自动定位,为第一时间防火、扑火赢得了时间,构建出“空中”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多方筹集资金160多万元,购买巡逻艇,全天不间断在库周进行巡逻,及时发现、及时打击,构建丹江口库区“水中”林业管护网络。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如今淅川环丹江口水库岸边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石漠化区域已重新披上绿装,环库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45.3%,提升到如今的52.4%,库区绿色屏障初步形成……”淅川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梁虎兵高兴地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