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淅川县寺湾镇>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党建引领促产业,比学赶帮齐争先——寺湾镇党建及产业观摩活动侧记

来源:寺湾镇 发布时间:2020-10-23 11: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党建引领促产业,比学赶帮齐争先——寺湾镇党建及产业观摩活动侧记

         近几年寺湾镇坚持“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高质量和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工作理念,于6月10日,由党委书记何丽、镇长杜轶带队,组织全体班子成员、服务区书记、党政办、扶贫办、产业办、林站负责人和29个村支书,对我镇29个村的党建工作,林果管护园和红薯产业园等特色亮点进行逐村观摩。

 

  所有观摩人员统一乘坐大巴,按照观摩路线先后对杨湾,夏湾,秦家沟,大华山等29个村进行观摩,观摩过程中首先由各村支书做半年工作汇报,特别是产业发展,就本村发展的林果产业规模、管护措施、整体效益做详细阐述。随后书记做点评,就村部管护情况、群众呼声、实际效益做中肯点评,最后由全体班子成员和服务区书记根据各村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产业发展面积、管护技术、栽植成活率进行现场评分。

  大华山村是寺湾镇发展林果产业的“明星村”,近几年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核桃和果桑产业如火如荼,深得百姓心。在观摩过程中大华山村支书如是说道:大华山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以前百姓一贫如洗,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我村及时转变发展模式,打破致富思维传统性、农业产品单一性、土质地形局限性,因地制宜引入薄壳核桃和果桑,目前我村果桑达到日销售1000余斤,受益贫困户78户310人,非贫困户120户475人,户均增收1万余元。百姓待见的是钞票,不是花拳绣腿,近几年通过发展林果产业让百姓的腰包鼓了,笑容满了、干活更有劲头了。

          清凉寺、党岗、贾沟是种植秋月梨的大村,镇联合党总支因需而建立了秋月梨联合党支部。根据全域党建工作要求,我们把与秋月梨产业发展相关的人员都吸纳到党支部,镇党委副书记何红茹任联合支部书记,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镇产业办负责培训本土技术员丶安排林果管护及后期销售工作,省农科院、县林业局技术指导员负责提供技术指导,三个村的党员干部及种植大户负责具体田间管理,各负其职,各尽其责。秋月梨联合党支部今年5月份成立以来,组织群众技术培训3次,修剪枝条及抹芽管理5次,抗旱浇水2次,施肥1次,防控病虫害喷药2次。目前秋月梨基地成活率高,长势良好。

  杜镇长就秋月梨的发展前景、品种优势、病虫害防治进行讲解,杜镇长指出:农活也是精细活,发展好林果产业不容易,要杜绝因噎废食,全镇上下一是群策群力做好林果产业的管护。充分发挥六大员的作用,对林果园的修剪、嫁接、打药技术由农业专家孙保喜统一培训。目前培训的村级管理人员132人,培训群众1200人要定期再培训、再考核。二是全心全意支持大户承包。出台政策,鼓励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示范性带动,鼓励技术人员优先承包,鼓励大户发展。对技术人员及大户承包村里土地,将给予肥料、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支持;对土地流转及大户承包面积较多的村,年终拨付经费予以倾斜。三是不遗余力做好宣传动员。各村要有争优创先意识,看齐意识,要具备前瞻性、积极性,要成为实干家、农业专家。通过林果红利让群众眼红、心动,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打造全员参与的发展大局。

          下街村村民白光玉作为模范代表发言,白光玉说道:这些年我也搞出了经验,靠田致富,我有三大法宝:科学种田、合理套种、及时管理。我今年承包了70余亩土地进行甜玉米,红薯,菠菜三粮套种模式,到秋收季节我这一亩地能有万把元的收益,实行套种模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亩产收益,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观摩结束后,寺湾镇召开了述职点评会。会上,支部书记逐人上台"打擂",扎实进行了"亮比评"和“支书大比武"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能力、比作风、比业绩、”评党员、评组织、评满意度”的擂台赛,打擂结束,杜镇长对党建观摩做了总结性点评。何书记最后强调,目前的全镇发展林果管护园4000余亩,红薯示范园1056亩,栽植中药材540余亩,通过观摩,村与村之间互相学习,要善于找差距,落后村要知耻而后勇,向先进村看齐,整体发展产业面积可观,但成效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下一步各村积极与镇产业办对接,商讨各村的产业发展路线。

          同时全镇干部职工也应注意:一是注重传统农业和林果产业的有机衔接。做好生产技术的过渡,注重机械化种植、大规模发展、精细化管理,根据各村地势地貌的差异,选择不同类型的起垄机、打地机。鼓励各村党员干部承包,带动群众实现林果产业规模化,同时充分调动六大员对产业的定期管护。二是做好扶贫车间和红薯产业的高度融合。充分利用扶贫车间和以往红薯加工粉加工个体户,统一收购整合个体户,从种植到收购到加工到销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做微调,农户发展做主力,充分利用水田峪红薯粉加工车间和西营电商产业园,打造一体化,流水线式的红薯粉加工产业。三是发展现状与实施基础的协同推进。发展产业不是一蹴而就,要久久为功,前期投入要和实际效益成正比,要警惕全域党建和产业发展的相互脱节,充分发挥全域党建效应、农民主体作用和实施基础的三重便利。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