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公园
范蠡公园坐落于淅川县城东南牛尾山上,面积4平方公里。有范蠡祠堂、西施望月台、诚信天梯、极目阁、商圣祠、古栈道、摩崖石刻、西施雕塑、商字广场等景观。同时,景区内有山庄、茶庄等娱乐休闲项目,是浏览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朝谨的理想之地。(导游词附后)
门票价格:暂无
营业时间:全天候
门票价格:暂无
营业时间:全天候
景区图片:
导游词:
范蠡公园位于淅川县城中心的牛尾山上,初建于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截止目前总投资48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极目阁、商圣祠、望月台、诚信天梯、商字广场、古栈道等多处景观。2001年,正式定名为淅川县范蠡公园。
范蠡公园以中国古代商圣范蠡代表的商圣文化和楚文化作为主题,大力弘扬“诚信为本,厚德立商,慎思敏行,辩证经营,亲民济困,天下共富”的经商理念,努力打造文化与自然交融的娱乐旅游胜地。 范蠡,楚宛三户人,字少伯,春秋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大商人。当时的楚三户城,就在当今淅川县丹江库区一带。据范氏家谱记载,范氏为尧的儿子丹朱的后裔。随着封地及官位的变化,先后姓祁、韦、杜、士。战国时,士会任晋中军主帅,执掌国政,得范邑封地。后世分士氏、范氏、随氏。晋定公二年,范氏迁入南阳顺阳川(在现淅川县境内),开辟了顺阳范氏望族。范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范蠡幼时,家境贫寒,跟随哥嫂一起生活。他从小不喜耕作,为众乡邻所不齿。但他熟读兵法奇书,博学多才,掌握了治国安邦的策略。后幸遇文仲,慧眼识英才,将其推荐给了越王勾践,官至越国大夫。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被吴王夫差所掳,范蠡与越王同往吴国为人质。勾践“卧薪尝胆”,在范蠡和文仲的帮助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深谋20年,于公元前476年,灭掉了吴国。自徐州返回举行庆功宴的时候,群臣都举杯相庆,只有勾践一人面无喜色。范蠡观察到了这一点,他明白勾践此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为躲避不测,改名“鸱夷子皮”,携西施悄然逃离越国。对此,史书多有异议。一称,西施被勾践夫人用石磨沉入江中。一称,西施随范蠡“却笑轻声泛五湖”去了。其实,大智大勇的范蠡,在功成身退之际,顺手捞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又何乐而不为呢?况且,又有“载去西施本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出自《东周列国志》)之理由。 范蠡离开越国来到齐国,住在海边引海水煮盐,很快积累了万贯家财。后受齐王青睐,任齐国宰相。后又交还相印,散尽家财,举家隐居山东定陶,自号“陶朱公”,因其经商有道,19年间治资巨万。他主张无商不富,先富带后富,富行其德。范蠡所著《兵法两篇》、《致富奇书》、《养鱼经》等经典书籍和他首创的“理财致富十二则和十二戒”经营法则,填补了我国古代经济学理论的空白,至今被香港、台湾、东南亚及日本的成功商人誉为“经商法宝”、“从商座右铭”。被后人尊为“商圣”。公元前445年,卒于定陶,结束了其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2001年7月,日本青森中央学院副院长、经济哲学博士酒井甫先生,亲自到淅川参观范蠡故里。2002年8月,淅川范蠡研究协会会长王耀杰先生,作为范蠡家乡的代表,应邀出席了在上海举办的中日国际学术交流会,就范蠡的经营管理观念进行研究交流。 正前方,我们看到的就是范蠡公园的商字广场。商字广场是范蠡公园配套工程之一,依山就势修建,占地60亩,总投资700多万元,按“商”字型结构布局。其主体分为南、中、北三部分。南广场近三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南大门、花坛和东西两侧的文化墙;中部广场8000多平方米,主要有停车场和绿化造型构成;北部广场6000多平方米,主体景观为王子午鼎,它是1978年淅川下寺出土的王子午鼎的仿制品,真品现藏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系国家一级文物。咱们现在看到的仿制品为原鼎的6倍大小,采用黄铜铸成,重达5吨多,是商字广场的标志性景观,其外型为宽体束腰平底斜立耳式,其盖中央饰半环钮,器口厚边,立耳外撇、束腰、平底、蹄足,口沿攀附6条龙形怪兽,鼎耳饰浮雕云纹。整个广场形状就像一个“商”字,直径400多米,可容纳2-3万人,是举办大型活动的理想场所。2006年4月份,河南电视台金牌栏目《梨园春》就在这里举办。随着商字广场主体工程的完工,它将成为打造诚信淅川的一张城市名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诚信天梯。这是南大门通往山顶的必经之路。共有1088级台阶、14座平台组成,台阶宽为8米,每级台阶高度为18厘米,台阶的设计模式为“步步高”式,从下向上看只见台阶,从上向下看只见平台。两边是汉白玉石雕栏杆,平台上有雕刻精美的范蠡故事图画,天梯中间建有石牌坊,是为纪念商圣范蠡而立。 每当大雾笼罩山腰之时,仰视天梯,直插云霄,可谓“通天梯”或“登云梯”。登天梯必思德讲诚信,人要有所成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艰辛劳动,才能步步高升,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境界。 各位,走完诚信天梯,我们看到的建筑是公园的主体建筑商圣祠。它位于海拔398米的牛尾山最高峰,其建筑风格为南北结合。外看两层,实为一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飞檐翘角,风动铃响。四周环廊排列有12 根红色大柱,柱高7米。祠内墙壁彩绘古画,图文并茂,栩栩如生,雅俗共赏;远观,雄伟壮丽,近看,雍容典雅,古朴美观。祠堂中央为范蠡铜像,商圣坦然而坐,羽扇纶巾,凝视慎思。 站在商圣祠广场,整个淅川县城尽收眼底。淅川县城是1959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库从老城镇迁建到此的。这个地方过去被人们称作“老北山”,交通不便,十分落后。县城迁建时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主要靠政治动员,经济补偿很少,基础设施先天就不足。“九五”末,县城只有一个十字路口,四条断头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适时地提出了“城建也是生产力”的发展战略,主攻以县城为主体,以渠首和荆紫关为南北两翼的城镇建设布局,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面积由9.8平方公里拉大到34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由不足8万人增加到18.4万人,形成了7纵10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先后被授予“全省小城镇建设先进县”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县城”等荣誉称号。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古栈道。其踏步和栏杆扶手完全是防竹木料做成的,这里山势陡峭,东西两边栈道沿崖壁而建,悬于峭壁之上。沿栈道下行,到达半山腰,由索桥把东西栈道连接贯通。索桥凌空而架,沟壑深谷,游人步行其上,有惊无险,是探险旅游的好项目。 走过了之字行道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公园主要配套工程之一——望越台。这个景观表现的是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对越国的思念。这尊西施雕像,所用石料是汉白玉。像身高10.8米,基座2米,由五块组合而成。整个塑像做工精湛,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双眼睛,美丽、明亮、望穿秋水。西施,姓施名夷光,越国诸暨萱萝村人(现浙江绍兴一带),住在西村,所以人称西施。西施与范蠡留下了才子佳人的千古佳话。文仲为兴越灭吴,向越王献灭吴十策,“美人计”就是其中之一。而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者就是范蠡。范蠡在全国挑选了20名美女,从中选出容貌最为出众的西施与郑旦,各以百金聘请。越国人羡美人之名,争与识认,道路为之雍塞。范蠡在别馆设朱楼,欲见美人者,先交金钱一文。设柜收钱,顷刻而满。悉辇与府库,以充国用(出自《东周列国》)。西施和范蠡也在交往中,相互产生了爱慕。但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舍弃了自己的爱情。西施来到吴国后,按照范蠡事先定好的计策,迷惑吴王,离间夫差和吴子胥。夫差见西施,以为神仙下凡,魂魄俱醉。“馆娃宫中百花开,西施晓上姑苏台。霞裙翠袂当空举,身轻似展凌风羽”,“隔岸行人莫倚盼,干将莫邪光粲粲”。(出自张羽《苏台歌》)。夫差自得西施,以姑苏台为家,四时随意出游,弦管相逐,流连忘返。西施先在国家为难当头,以身许国;后忠于爱情,随情郎范蠡“轻舟泛五湖”,确为有胆有识有情有意之美人,故被后人推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作为美丽的化身。 站在望越台,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公园东部的植物园区、中部的商圣文化区和西部的休闲娱乐区。在休闲娱乐区已建成了西大门及其配房、极目阁、茶庵戏苑等景点和农家乐餐馆,还配套有停车场、广场及体育健身设施。自六十年代淅川县城迁建至此到九十年代中期,牛尾山只是一座孤零零的荒山。2002年,淅川县委、政府聘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学院规划专家编制了高水平的远景规划,改“城中山”为“城中园”,每年发动干部职工到这里植树造林,目前已建成了东大门及其配房、停车场、古币花坛、乔木小景等,体现了“香”、“水”、“园”的核心主题。我们一会儿下山会从植物园区经过,大家沿途可以欣赏到青山翠柏、浓浓绿荫。 我们回头向西,登货殖山道,品读商圣范蠡的经营理念。大家看到有许多状如棋子形的圆形脚踏石,有“车、马、象、士、炮”,有“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农商俱利”等字样。路旁岩石因势而刻,或经商秘诀,或致富新经。道上有个亭,叫聚散亭。红柱、飞檐、石栏、石凳,可供人们休息。中间有一石桌,形若一块巨大的金元宝。总之,一草一木,一石一阶,皆春秋遗风,令人受益。人们登诚信天梯,拜商圣范蠡,可四季发财,年年有余。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货殖山道,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范蠡经商理念。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劝农桑,务积谷”。二是“农末兼营、农商俱利”。三是经济循环论。其核心是农业收成好坏呈现出周期运动;同时,其收成好坏也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影响整个市场。四是贸易理论“待乏”原则。“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五是“积蓄”之理。要求“务完物,无息币”。认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金玉”。六是“平粜齐物”的价格政策理论。这些朴素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千百年来被历朝历代的商贾所尊崇、效法。 【本文最新更新编辑 2022年8月26日】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