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版

淅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XC412927-02-2018-00001 发布机构: 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效日期: 2018-01-23 废止日期: 2023-10-16
文 号: null 所属主题: 已归档

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淅川实施规划》的通知

来源:淅川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1-23 浏览次数: 【字体:

 

淅政办〔2017110

 

 

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健康淅川实施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相关单位:

《健康淅川实施规划》已经县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2017612


健康淅川实施规划

 

为适应全县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根据全国、全省、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结合淅川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持续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计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促进健康理念融入卫生计生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视公共卫生与医疗协调发展,完善卫生行政系统和医疗机构防治结合体系的组织机构建设,促进医疗机构与疾病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分工合作,完善考评机制,加强运行保障。

(三)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结合、“治未病”和健康促进方面的优势,推广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全面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实现卫生事业发展方式的转移。加快将卫生工作中心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移,更加注重预防和康复;加快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从基本依靠政府提供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转移,更加注重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将卫生资源配置方向从偏重中心城区和县级医院向资源均衡配置、县乡村三级并重转移;加快将医院管理模式由传统事业型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转移,更加注重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二)整合优化卫生资源。按照“五位一体”格局建设覆盖城乡、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公立与民营协同发展的整合型医疗服务网络(县人民医院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高标准打造县二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三个专科医院;将荆紫关、滔河、九重三个卫生院建成上、中、下三路区域医疗中心;巩固完善其它14家乡镇卫生院;在壮大淅川精神病康复医院、淅川康复医院、谭氏骨伤中医院等三家医院的基础上,新批准设置2-3家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民营医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率100%

(三)全力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重点是提升重大疑难杂症救治水平,实现90%的病人不出县。一是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医疗行业的龙头,实现90%的病人不出县,关键在县医院。按照淅川县“十三五”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县人民医院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向在周边县市中有地位、有名气的方向努力;高标准打造县二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三个专科医院。县中医院突出中医、中药特色,建立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突出以儿科、妇产科为主的核心科室建设,逐步发展为妇儿专科医院,同时考虑医院整迁问题。县第二人民医院突出老年病和慢性病,建设全县公共卫生老年人和慢性病人诊治中心,并为乡村两级提供技术指导;依托上、中、下三路的荆紫关、滔河和九重(厚坡)卫生院,逐步建成三个乡级区域医疗中心。乡级区域医疗中心,除具备一般卫生院职责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等,着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二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全县所有二级医疗机构,都要以开展的新一轮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创建活动为契机,按照填平补齐和错位发展的原则,以疾病谱特别是外转病人疾病谱为依据,加强消化道、呼吸道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县级公立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按照“县带乡、乡管村、县联市”的医疗协作模式,积极推进组建各级医联体,促进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县医院厚坡医联体要打造成全县典范;县二院和中医院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加快推进与城区及城郊居民的“111”即(1名村医生、1名乡镇卫生院医生、1名县级医院医生)签约服务。

(四)巩固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为统领,多策并举,合力推进。一是抓住《中医药法》出台的有利时机,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继续开展“五大提升工程”建设,即基础设施提升工程、“531”人才培育引进工程、专科特色提升工程、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杏林寻宝”工程。三是加强体系建设。县中医院要在抓好门诊病房医技综合楼建设的基础上,做大做强肾病科、糖尿病科、“治未病”中心等中医特色科室;强化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服务;乡村两级,要按照标准,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和乡村中医医生的培养配备。四是按时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任务。按照时间节点,201712月底前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验收。

(五)全面推进医养结合。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空巢化、独居化特点,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健康养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医养结合”正在成为新趋势。全市提出,2017年医养结合工作要在各县区全面铺开,到2018年,形成具有南阳特色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结合我县实际,要紧紧把握这一趋势,从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以养老机构为主体,以老年人就医需求为导向,积极主动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一是要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作联盟,开辟就诊绿色通道,实现养和医无缝对接,满足老年人医养需求。二是要优先为老年人特别是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老年人实施家庭签约服务,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进家庭、进社区,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三是要动员全县有志之士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同时,县级公立医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养老机构,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化、无陪护养老服务。四是要推动各医疗机构老年病特色专科建设。

(六)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是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同质、合同管理、乡村一体、绩效支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模式,推广团队服务、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率达到90%以上。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能力建设,努力降低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和疫苗针对性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三是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加强县妇幼保健院和计生指导站建设,整合妇幼保健资源,发展儿科、妇产科专科建设,突出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指导职责,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服务等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四是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行政执法体系,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积极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五是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统一建立由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残联、老干部局等单位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健全县、乡、村三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行“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六是提升卫生应急水平。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

(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城市环境卫生薄弱地段整治为重点,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扎实推进农村改厕、水质监测、环境卫生监测项目,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加大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十三五”未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八)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开展中医康复和老年护理,促进康复护理与医养结合相融合,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积极培育健康文化产业、体育医疗康复产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领导,建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协调机制,探索推进“大卫生、大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对全县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把卫生与健康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发展目标,细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强化监督检查,推进规划高效落实。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强化部门合作,促进各领域共同做好卫生与健康工作,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新格局。

(二)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府投入责任,稳定卫生与健康事业投入机制。一是建立可持续的政府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二是做好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障等经费保障工作。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解决,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医保和个人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承担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所需人员、公用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安排。三是完善公立医院投入机制。加大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投入,重点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政策性亏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任务等给予补助,对传染病、精神病等重点疾病防控和中医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四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投入机制。规范公用经费项目与补助办法,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收支两条线”和绩效考核制度。

(三)强化行风建设。积极开展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宣传教育,切实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针对行业管理及社会上反映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从教育入手,抓制度建设,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整治,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送: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协办

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612日印发

(共印60份)


【打印正文】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