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2021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经济稳步回升 实现良好开局
--淅川县2021年经济形势分析
2021年是淅川发展历程中极为关键、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发展环境、诸多风险挑战交织,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淅川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县经济稳步回升,韧性增强,全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21年全县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经市局核算反馈,2021年生产总值完成271.1亿元 ,增长9.2%,其中一产业完成54.7亿元,增长7.6%,二产业完成 93.6亿元,增长6.9%,三产业完成 122.8亿元,增长 11.6%。三次产业比重为“20.2:34.5:45.3”,第一、三产比重提升0.3和0.2个百分点,二产下降0.5个百分点。
(一)产业发展稳步提升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3.9亿元,同比增长8.3%,粮食播种面积 97万亩,总产量29.3万吨,比去年降1.9%。粮食生产受洪涝灾害影响有所减产,林果等经济作物增长明显。油料种植面积61.2万亩,总产量12.6万吨,增幅4.7%,中草药种植面积5.9万亩,产量3.1万吨,增长4%。畜牧业生产持续向好,畜禽肉总产量2.3万吨,增长6.9%。
2、工业生产稳步向好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9亿元,增长10.8%。分行业看,涉及的22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呈正增长,其中有8个行业增速在两位数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四升一降,其中医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20.2%、17.2%、9.1%、9%,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长12.2个百分点,以水泥行业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受环保、能耗双控影响略有下降。
分企业看,104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15家,总量合计占全县总量的77.8%。其中,10家企业产值增速超过10%,3家企业呈负增长。
3、服务业恢复较好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6%,增速分别高于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4、4.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6%,是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4.5%,客货运周转量增长30.4%,电信业务量增长33.3%。
(二)内需市场持续活跃
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135.6亿,增长13.3%。
从投资项目的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11.9亿元,比上年增长6.6%;第二产业投资44.3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投资79.3亿元,增长11.6%。
从分类结构看,工业投资增速18.5%;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增长1.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9%。
从项目个数上看,今年新开工入库项目109个,其中计划总投资额亿元以上28个,计划总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4个。
2、消费品市场持续复苏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完成123.7亿,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7.3亿,增长20.8%。
从城乡看,城镇好于乡村,其中城镇市场零售额915092万元,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1861万元,增长7.6%。
从消费类型看,餐饮市场恢复较快,快于零售市场,其中:餐饮收入148170万元,增长15.3%,商品零售1088782万元,增长9.6%。
从类值看,涉及我县的23类商品19升4降,其中销售势头较好的主要是烟酒、服装鞋帽针织品类、日用品类、银珠宝、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7%、117%、41.7%、57.6%和63.3%。
(三)发展质效持续向好
1、财税收入增速高于全市
2021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亿元,增长14.7%,其中,税收收入8.5亿元,增长13.2%,两项均位居全市第3。
2、金融市场稳定
2021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2.3亿元,增长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7.4亿元,增长11.5%,存贷比为55%,较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3、企业利润稳步增长
从企业效益来看,2021年全县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8.2%,利润总额7.9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亏损企业17家,比去年减少9家,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7.7%。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1、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21年,我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40元,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03元,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5元,增长9.4%。
2、消费价格持续平稳
2021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0.7%,物价稳定,符合预期。
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8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73人。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
2021年,我县经济运行呈现“高开企稳”、“目标基本完成”、“超过全市多”等特征。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在同期基数低开高走的情况下,所有指标都呈现“高开企稳”的态势。二是基本完成市县既定目标。我县承担的市绩效考评目标,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市都没完成的情况下,我县8.6%,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其他全部超额完成。三是主要经济指标多数超过全省、全市水平。生产总值增长9.2%,分别超省、市2.9和0.2分点,全市排名第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超省、市4.5和0.3分点,全市排名第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超省、市8.8和0.2个分点,全市排名第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超省、市2和0.4个分点,全市排名第3位。
1、创新发展的动能持续增强
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从供应端看,2021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47.4%,较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从需求端看,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零售额增长1倍以上,分别达到108.4%、147.8%,我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络经营3家。从创新端看,科技研发费用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7亿元,增长38.7%,分别高于营业收入和销售、管理等四项费用增速30.5、31.8个百分点。
2、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产业结构转型迈出新步伐。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高于全市3.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高达86.8%,全市第2。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全县工业投资、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5%、14.6%,分别高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2、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7.8%,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
3、节能降耗扎实落实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能耗“双控”工作的相关要求,通过采取限电限产、加强调度等措施,强力推动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5%。
三、存在问题
1、第二产业比重偏低,经济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一是结构不协调。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看,我县目前的经济结构呈现明显“三二一”格局,与当前省市提出的“制造业回归”不相向同步。第三产业以较大优势成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二产比重继续下降。二是二产增速低。从三次产业增速来看,第二产业是增长最低的产业,低于三产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第二产业中规模以下工业和建筑业发展相对滞后,与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不相适。三是传统服务业占比偏高。我县服务业中大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商超、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规模小,比重低,且升级改造的步子不快,在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和现代技术方面进展慢。
2、工业下行压力较大
一是工业企业规模小。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15家,产值在5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有20家,79家企业规模都在5000万元以下,其中还有10家企业停产,企业个头与西峡、内乡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入规企业个头小,质量不高。2021年入库进规企业27家,实现产值8.4亿元,利润4249万元,相当于这27家企业仅贡献了6.5%的产值和5.4%的利润。三是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2021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中高耗能企业个数占比达到42.3%,新增企业中高耗能企业占比40.7%,新入库工业项目中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额占比达到49.5%,这三项全市占比均在30%左右,可以看出,我县高耗能产业结构依然突出。随着碳达峰和碳中和以及能耗“双控”等政策的持续实施,高耗能行业将制约全县经济增长。
3、部分行业部门数据支撑力度亟待提高
反映工业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增值税,增速全市落后,2021年我县完成工业增值税2.2亿元,增长15.4%,低于全市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仅好于社旗(15.4%)和内乡(-24.3%,退税造成),排全市第11,增值税增速偏低,制约对我县工业增加值的评估。同时第三产业的部门相关指标支撑乏力,交通、电信持续在中游水平,邮政业务量和金融指标一直在后位徘徊。
4、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有待加强
历年来,我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远大于贷款余额,截止2021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2.3亿元,贷款余额177.4亿元,存贷比为55%(市57.5%,省84.5%),分别低于全省、市平均水平29.5、2.5个百分点。邻县西峡、内乡都高于我县,其中内乡高达73.3%。可以看出,我县存贷比过低的局面尚未改善,经济处于供血不足状态,大量资金去支持了外地的经济发展,金融服务淅川实体经济的力度需加强。
四、几点建议
为保持全县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确保实现年度预期目标,针对上述问题,从发挥部门统计职能、提升经济增长动能等方面,我们建议:
1、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要坚决扛起抓落实的政治职责,查找经济运行中与先进县区的差距,围绕短板、弱项强化各种要素协调保障。严格落实月度经济运行研判,对涉及经济运行的各行业支撑数据加强监控。尤其对投资项目和四上企业入库清单、项目投资额月度上报清单,做好数据信息衔接,确保部门数据支撑与统计平台数据同频共振形成合力,使我县经济结构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2、强力推进“小升规”企业入库工作
统计、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继续进行排查摸底,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及时充实“四上企业”培育库;乡镇要组织力量,做好培育库企业的服务指导、达到标准企业的资料收集和上报。通过部门联动,扎实推进“个转企”“分转子”“小升规”“规入统”,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新生动力。建议科工信局、商务局、住建局要按县政府文件要求做好新增企业的奖励工作。
3、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加大招商力度
持续开展好“万人助万企”和“优化营商环境”活动,用政策招商,用服务招商,用诚心招商,把淅川打造成全省、全市最优的“服务洼地”。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以“三个一批”为抓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我县的基础产业为依托,以高新产业为龙头,实现投资结构优化升级。这样,不仅能够为工业发展增加存量基础,还能提高二产占比,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而带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2021年全县经济稳定恢复,积极因素持续积累,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2022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创新引领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力实施产业强县、项目引领等“九大行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提速,聚集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目标,形成淅川增长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