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2017年3月24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关于规范统一计划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名称的通知》,其中明确说明原西峡至豫鄂界高速西峡至马蹬段工程,统一名称为: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工程。目前,《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已编制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程序,现进行第二次环评信息公示。
一、项目概况
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工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和淅川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11˚24ʹ30ʺ~111˚32ʹ26ʺ、北纬33˚6ʹ35ʺ~33˚14ʹ45ʺ。工程起点位于西峡县老灌河西4km吴家庄附近,起点段路线下穿G40沪陕高速后顺接栾川至西峡高速终点,终点在淅川线马镫镇西北3.9km处的寇楼村,顺接西峡至淅川高速公路马镫镇至豫鄂交界段,路线全长53.157km。
工程永久占地约4914亩,路线里程53.157km,共设桥梁20.897公里,隧道7.185公里,桥隧比为52.83%,全线共设置5处互通立交(1处枢纽互通,4处落地互通,其中位于起点的枢纽互通不在本项目建设范围内),全线共设置服务区1处。本工程总投资为632451.9169万元。建设期42个月。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于施工设备和路基工程中土石方开挖引发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其次为施工噪声、扬尘、废水和生活垃圾排放对局部环境形成短期影响。相关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如下:
1、临时用地尽可能利用本项目的永久占地和荒地,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各种临时占地在工程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恢复植被和复耕;施工便道尽量利用已有村镇道路网,减少新增用地;取土场内剥离表层土集中堆置在一旁的空地内,然后进行取土开挖,取土完毕后平整场地,并将场内起初剥离的表土进行回填。
2、筑路材料堆放应远离地表水体,并采用临时遮挡措施;桥梁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汛期,无法避开汛期施工时,应在施工河段临岸两侧、桥墩基础施工下游方向设置临时挡土墙进行防护。各施工营地均设置一座简单的隔油沉淀池,用于处理施工期间的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搅拌、施工营地洒水抑尘等施工活动,不外排。施工营地设置临时洗漱间,洗漱废水集中收集,全部用于地表喷洒抑尘。
3、料场、拌和站应尽量设置在居民点、学校下风方300m以外。在土石方、水泥和石灰等散装物料运输、临时存放和装卸及施工营地采取遮盖、围挡、密闭、喷洒、冲洗、绿化等降尘措施。
4、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应进行较好的密封,并加装更先进的除尘装置,使用各污染物达标排放。施工营地餐饮应按地方环保部门规定,使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
5、加强施工管理,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将噪声源尽量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并对声源采取局部吸声、隔声降噪等综合治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6、施工营地应配备垃圾收集装置,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在沿线城镇现有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废油、废沥青和其他固体废物不得堆放在水体旁,应及时清运。
运营期:运营期的环境影响是多方面的、长期的,以噪声影响为主。相应措施介绍如下:
1、生态环境:高速公路护坡植被选择应遵循经济、实用、长效、美观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根茎发达、分生能力强、密度大、抗性强、耐旱、耐瘠薄、后期管理简单的植物;服务设施、互通立交景观绿化,匝道边坡的防护一般采用草灌结合的方式;取弃土场是工程施工中植被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后期恢复坚持恢复耕地优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木本植物)和灌木为主、植草辅助的方式来恢复植被;道路景观建设,用绿色的乔木、灌木、草合理覆盖公路两侧的边坡、分隔带及沿线其它裸地,同时利用公路两侧原有的天然生长的乔木、灌木及花草,通过适当的修饰可建成一条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带。
2、声环境:为了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建议路面采用多孔隙沥青混合料面层的低噪声路面,应经常养护路面,及时修补破损路面以保证公路路面良好状况,强化路两侧的绿化设施,加强交通职能化管理,减少车辆鸣笛。针对沿线居民点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声屏障、隔声窗及绿化等降噪措施。
3、水环境:道路路基两侧均设置截水沟、边沟和排水沟等,采取工程措施改善现有路面及通道积水问题;跨越水体的桥梁两侧设置雨水收集沉淀池,路(桥)面径流经排水管收集后进入池内,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新建的淅川服务区和养护工区与收费站办公区均设置一体化污水设施,服务区污水全部回用于公共厕所冲厕、场地降尘及绿化,收费站及养护工区处理达标后的尾水全部回用于场地降尘及绿化。加油站需要采取防渗漏和防渗漏检测措施,开展地下水常规监测。
4、环境空气:建议结合当地生态建设等规划,在靠近公路两侧,尤其是敏感点附近多种植乔、灌木。这样即可以净化吸收机动车尾气中的污染物、道路粉尘,又可以美化环境,改善路容;建议实施上路车辆的达标管理制度,对于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不允许其上路。另外,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燃料的改进,也将会有助于降低公路汽车尾气的影响;运营期服务区油烟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相应标准要求,服务区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后达标排放。
5、环境风险:服务区加油站采取储油罐防渗与防腐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选址的条件下,加油站发生储油罐泄漏和火灾爆炸事件对周边环境与敏感人群的影响较小。为避免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因交通事故离开路域范围,对所有跨河桥梁两侧的防撞护栏进行加强、加高设计,建议采用实心防撞墙;在跨河桥梁两侧设置“谨慎驾驶”警示牌,以提醒司机车辆进入敏感水体路段,要注意安全和控制车速;在桥梁跨越III类水体河流路段设置桥面事故应急收集系统,采用在桥翼或路侧设置PVC输水管道,收集桥面径流至桥头两侧的事故池应急池(兼雨水收集沉淀池);加强对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业主、驾驶员及押运员的安全教育和运输车辆的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出增加应急设施与应急物资建议。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本工程的建设符合《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经调查与评价发现,拟建公路选线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工程局部路段穿越了寺山国家森林公园及丹江口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对沿线区域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和空气环境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通过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可将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环境风险可以接受。受调查公众和团体均支持工程的建设,无人表示反对。因此,本次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公路沿线受影响村庄居民及关心项目建设的公众。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与项目有关的环境保护问题、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有:您对该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您对本次评价各环境要素影响预测评价结论的认可程度,你认为该项目应进一步采取的环保措施。如有其他意见或建议请致电咨询并简要说明原因。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申请查阅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本工程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公众可在本次公告发布之日起,通过电话、信函、传真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向项目的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出意见。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六、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一)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河南省尧栾西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先生
联系电话:0379-66672111 0379-66672033
联系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关镇君山中路
传真:0379-66672033
(二)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李先生
联系电话:010-65290305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传真:010-62364733
电子信箱:licc@wti.ac.cn
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