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河南淅川县加强德育工作,铺就成长底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2 10: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河南省淅川县高考成绩显示,一本上线1245人,比2017年增加393人,增幅达46.1%。这个数据让县里很多教育干部和学生家长踏实了:加强德育工作,并没有影响学生成绩。

但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依然记得,两年前他在县教育座谈会上,围绕教育改革提出“加强德育工作”时曾受到的质疑:加强德育工作,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怎么办?老师家长不答应,怎么办?

然而,卢捍卫没有让步,他说:“淅川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扶贫要先扶志。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建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淅川的未来还要靠年轻人。德育工作抓好了,淅川的青少年就能在人生道路上不走偏,而且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于是在2016年5月,淅川县开始了行动。

德育为底色:自编教材,开设专课

“思想通了,一切就皆有可能。”卢捍卫介绍,为了推进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教育系统的干部、老师校长的思想统一起来,让大家认识到,“德育工作不是加重负担,而是育德育人;不是增加教学要求,而是立足孩子终身发展;不是呆板说教,而是让学生最终形成行为自觉。”

通过动员会和试点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快被大家认可。县一高校长王建刚说:“德育是人生的底色。德育一输,全盘皆输。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德育永远处于首要地位。这个地位一旦动摇,我们的教育就要出问题。”厚坡镇张寨学校校长张国印说:“不抓体育出‘废品’,不抓智育出‘次品’,不抓德育出‘危险品’。”

作为德育工作责任单位,淅川县教体局多次组团到山西、山东、广东等省份学习考察德育先进经验,成立县德育中心,编写本土德育教材。自编《德育读本》和《经典文化诵读》,并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分为小学低年级篇、小学高年级篇、初中篇和高中篇,图文并茂、故事丰富、贴近现实。高中篇的《德育读本》不仅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规章制度教育,还包括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等七大主题教育。

淅川县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专门开设德育课,做到固定教师、固定课表、固定课时、固定教材、固定督查。同时,以《经典文化诵读》为切口,通过课堂教学和情景表演,让真善美扎根学生心田。

德育戒空谈:建立社团日,开展主题活动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淅川县副县长邵书燕说:“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润物无声的渗透,是身心参与的体验,是恒久坚持后的领悟。只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表现。”

如何把口头上、纸面上的大道理,变成学生的日常生活好习惯?淅川县以体验为重点,实现活动育人。县教体局根据学校、学段、学生及季节月份特点,精心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月度主题活动,实现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一月一特色、一月一教育。比如,清明节开展缅怀英烈活动;教师节开展尊敬师长活动;夏天开展德育夏令营,包括参观移民文化苑、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等;秋天组织学生下乡入户,参与秋收农忙,磨炼意志、体验生活;冬天开展德育冬令营活动,紧紧围绕动手能力和孝亲敬老,寓教于乐,学有收获。

不少学校还建立了“周六德育社团日”制度,学生按照兴趣自由组合成社团,每周六开展活动。对于淅川县一小的王一旬来说,每周六的丹墨话剧团活动是他的最爱。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都叫他“蔺相如”,因为在上学期的话剧表演中,王一旬扮演的蔺相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极大增加了他的自信。王一旬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们一起诵读经典名篇,自编自导自演话剧,不仅给他带来快乐,而且带来勇气。

王一旬的母亲更是欣慰,她说:“家里养得娇,儿子以前在家不爱说话,也不干活。但通过两年德育教育,现在会主动和父母沟通,而且学会感恩,看见父母下班晚了,也会力所能及做点饭。吃着儿子做的饭,心里很温暖。”

德育播新风:校风带家风,家风带民风

同是淅川县一小的学生家长,刘英硕的母亲比王一旬的母亲更为感慨:“因为女儿的懂事,我变得更好了。”

原来,由于婆媳矛盾,刘英硕的母亲和奶奶经常争吵。有一天晚上,刘英硕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奶奶年纪大了,即使错不在你,你也不要和她计较。否则你不开心,大家都不开心。”刘英硕的母亲很感慨:“想不到女儿这么小,就这么懂事。”她主动与婆婆道歉,从此以后,婆媳之间再无争执。

德育,不仅铺就学生的成长底色,更将芬芳从校园吹进家庭,吹散到社会的角角落落。淅川县把德育作为改进家风、民风、政风建设的系统工程,全面推进。

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淅川县各学校成立了家校联谊协会,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实现家校联合育人的局面,如家校共同观影、共读诗书、共同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等,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实践和体验。

从绚烂了学生青春、花白了自己头发的“最美教师”孙均可,到义务植绿护水的“最美学生”张晓茹;从“教育了孩子、感染了家长”的淅川一小“最美校园”,到“国学之声琅琅”的仓房镇“最美乡村学校”……眼下在淅川,一个又一个的“最美之星”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在丹江两岸,繁衍变成“最美现象”,从风景变成风尚,汇聚和释放着真善美的能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