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林长制催生山青水绿民富

来源:淅川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21 16: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曾倩 通讯员 周桃龙

“这都是2020年冬天栽的苗子,县里落实了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制,苗子有人管护,天旱有人浇水,尽管现在天旱,但造林成活率仍然可达90%以上……”7月19日,正在淅川县大石桥西岭村山上护林的石俊侠指着郁郁葱葱的苗木告诉记者,这正是淅川县推行林长制初见成效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近年来,淅川县以林长制为抓手,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水质保护和绿色发展为主线,坚持不懈造林护林,全力发展林业产业和生态旅游,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造林绿化创造“淅川经验”。针对淅川县立地条件差、石漠化严重、造林难度大,地方财力困难的问题,淅川县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采取专业队造林、客土造林、车拉人扛、多级提灌等方式,因地制宜推行直播、植苗、飞播等造林方式,宜苗则苗,宜播则播,加快荒山绿化步伐,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完成荒山造林30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5.8%,淅川石漠化治理、困难地造林和合同造林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推广。

产业富民闯出“淅川路径”。淅川县将林果产业作为淅川高效特色产业的龙头,按照户均1亩以上果园的要求,先后出台《淅川县林果产业管理补助办法》《淅川县标准化示范园补助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企业上市等奖励办法,对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有一定发展规模的软籽石榴、核桃、大樱桃、杏李等林果产业,该县财政计划今年投资2200万元用于补助。目前,淅川县已发展以软籽石榴、核桃、杏李为主导的林果产业30万亩,打造3000亩以上示范基地10个、千亩以上基地20个,使老百姓栽下“摇钱树”、打牢“致富业”、端上“金饭碗”。为了拉长链条、提高效益,淅川投资上亿元建设了总库容超过5万吨的保鲜库,支持福森集团等企业上马了果品加工项目,高标准建成了南阳市规模最大的县级电商产业园,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今年林果喜获丰收,全县林果产值亿元以上的乡镇2个,千万元以上的村8个,10万元以上的农户30家。

管林兴林形成“淅川特色”。该县坚持“植绿”“护绿”“管绿”并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先后投资800余万元,购置应急救援艇、森林防火无人机系统,结合森林防火通信指挥车,初步形成了“陆、水、空”三位一体的森林资源管护网络。建立健全720人的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构建“林长+警长+检察长+法官”四长机制,开展林业严打、林地保护等专项行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六年来共办理涉林案件510余起,实现连续39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同时,注重林业科技,先后与中国林科院、河南理工大学等开展科技合作,实施了石漠化治理等四大类科技推广项目,建成智慧林业中心、大石桥荒漠化和丹江森林生态观测站。

生态旅游唱响“淅川名片”。围绕打造环库旅游生态圈,提高林业景观化水平,淅川县大力推动林旅融合、互动发展。以三淅高速、环库公路等为重点,注重植树造林育花,科学进行廊道绿化,实现廊道林荫化、景观化、精品化,使通道变绿道、生态变景观,全县廊道绿化率达92%,建成3条城市景观大道,打造5个城市森林公园、10个游园休闲“氧吧”,建成森林特色小镇9个,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36个,建成林旅融合示范园40个,在景区景点周围新建农家乐餐馆200多家,带动周边100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有林长制做保障,我们计划到2025年,全县荒山全部得到绿化,库区消落地和重要河口湿地得到生态修复和治理,重点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监控率达80%,山区群众林果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真正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达到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百姓得实惠。”淅川县林业局局长梁虎兵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