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着力“保”字呵护青山绿水
盛夏时节,记者在淅川县马蹬镇苏庄小流域看到,漫山遍野的石榴、核桃长势喜人。昔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坡地,经过“加工”后,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梯田。
淅川位于豫鄂陕三省接合处,集山区、库区、边缘区、贫困区于一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为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近几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生态为先、水质至上的理念,强化水保规划,创新发展模式,扎实搞好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需要增加“含绿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该县在丹江口水库以西和南部深山区,大力推进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治理,以恢复自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的功效。在水库以北浅山丘陵地区,结合东桑西移等项目,以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为主,推广“畜—沼—果”、“畜—沼—粮”等循环发展模式。“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60多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退耕还林4万多亩,一处处荒山秃岭经过治理,重披绿装,满眼苍翠。
“治理一条流域,创办一处精品工程,培育一个特色产业,致富一方群众。”遵循这一指导思想,该县因地制宜,不断改善生态、维护生态。一方面,采取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小流域进行治理和综合开发,减少水土流失。近年来,投资480余万元,对马蹬镇小草峪流域进行治理改造,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5000亩,使该流域生态状况大为改观。
另一方面,科学规划了以柑橘、湖桑、核桃、金银花为主的四大水保产业,初步形成了“南橘、北桑、中果”的水保产业格局,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有效解决了国家、地方和农民的利益关系。眼下,全县已成功培育出20多万亩的水保生态产业集群,其中茶园3.9万亩、金银花3.1万亩、湖桑5.8万亩、柑橘6.8万亩。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水保生态产业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该县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资金投入、建设模式和建后管理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着力实现投资、建设、管理的多元化。在资金投入上,强化政府调控力度,促进农综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与水保工程进行嫁接,集中投入。同时,调动企业参与,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在建设中,推行政府建设、群众建设以及“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在管理上,根据建设主体和涉及范围的不同,灵活实行自建自管、公建民管、协会管理等措施。
该县积极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构建了县水保监督站、乡水保监督分站、村水保监督员的三级水保监督执法体系。坚持实行“243”工作法,即以贯彻《水法》、《水土保持法》两部法律为基础,加大水土保持执法监督力度,坚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公示制和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落实强化领导、严格督导、积极引导三项措施,对各乡镇水保工作半年一考评,年终一总评,确保水保工程效益长期发挥,水土保持工作持续开展。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淅川县共投入资金2.4亿元,对10个项目区56条小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治理,治理面积达971平方公里,各类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达到8000多个,年减少水土流失量200多万吨,圆满完成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一期工程任务。
如今的淅川,山顶松树、柏树、女贞枝繁叶茂;山腰花果飘香,生机无限;山下,渠畅河净,碧水长流,渠首大地俨然一幅立体的生态画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省“红旗渠精神杯”九连冠等殊荣,无不见证着淅川县为守护一库清水所作的努力,一个山川秀美、水碧天蓝的新家园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