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40万淅川人为南水北调离故土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4-07-10 08:31:30 浏览次数: 【字体:

  昨天,在朝阳宾馆,作为朝阳区领导班子第21次集中学习的内容,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南水北调移民报告团的成员们来京做报告。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淅川,是丹江口水库的淹没区,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淅川县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移民,从1959年至今,移民数量达40万人,移民强度超过三峡。

  7月3日10时58分,河南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的闸门缓缓提起,丹江口水库的水首次注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今年汛期过后,丹江水将一路向北,流向北京。据了解,自1952年提出南水北调工程构想以来,淅川县先后动迁40万人。其中1959年到1978年,20.2万淅川人失去了他们的家园,分批迁往青海、湖北、河南三省7县市,而此次移民也有16.5万之多,淅川因此成为中国移民第一县。

  昨天下午,淅川县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报告团来到北京,讲述了他们历时半个多世纪的移民历史。报告团的成员中,23岁的姚昆玉是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移民何兆圣的外孙女,她的外祖父何兆圣是丹江口库区移民“标本”,他经历三次大搬迁,从西上青海的辗转流离,到南下荆门的窘迫生活,再到北渡黄河身处他乡,何兆圣一生都在为国家工程让路。

  “顶风雨、冒酷暑,恪尽职守,负重拼搏,三年大移民,先后有10名移民干部牺牲在移民工作第一线。”39岁的淅川县移民干部寇仲讲述了移民干部的辛劳。此外,报告团中还有一线民警,有媒体记者,有原移民乡镇的乡长,他们都用了不同的视角讲述移民的故事。

  报告结束后,朝阳区区长吴桂英代表朝阳区接受了淅川县县长赵鹏赠送的丹江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