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护水队:呵护一库碧水 确保清流永续

来源:南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4-07-24 10:31:30 浏览次数: 【字体:

捡拾库岸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7月20日清晨,淅川县香花镇宋岗码头,10余名护水队员又开始一天的忙碌。他们衣服上“洁净丹江水,呵护水源地”的字眼格外醒目。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为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一年前,淅川县成立了2000人的专业护水队伍。这支队伍以实际行动感染教育身边人,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护水的文明新风。

用行动诠释担当

刘爱江是淅川县畜牧局一名退休职工,去年7月受聘于淅川谊鑫环卫公司,加入护水队。

作为水源地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区域,淅川县境内水源区面积2616平方公里,库岸线长达2900 公里,环库沿岸及支流垃圾对水库水质影响较大,呵护水质任务艰巨。

“我们创新机制,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引入环卫企业呵护丹江水质,县财政每年给予补贴,以此激发全民护水积极性。”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介绍。

该县成立了城区河流及库区重点部位护水队、环库乡镇护水队、库区水面护水队、基层民兵护水队及护水执法队等五支专业护水队伍。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资金,用于支付保洁公司劳务费、乡镇护水补贴、购置相关设备等。

刘爱江和队友们挥着铁锹,推着兜子车,没日没夜地干。

1958年,刘爱江在父母参加丹江口大坝建设时出生了,“爱江”这一名字,凝聚着父母对丹江真挚深厚的感情。这种情感传承在女儿身上,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两年前,40岁的淅川人张小伟花了68万元,在丹江口水库边经营起一家餐饮船,每年收入50多万元。

2013年6月底,淅川县“丹江口库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风暴席卷了库区,库汊里的18条渔家乐船全部停业。

渔家乐停业后,张小伟加入了淅川县护水队,清理库区水上的漂浮物。虽然每月酬劳只有1000元,但他很乐意。“为的是一库清水送北京!”张小伟提了提垃圾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

“像保护眼睛、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水质安全!”淅川2000名护水队员用行动践行承诺。

用汗水呵护碧水

淅川2900公里库岸线,开车环行一次需要半个多月,杨力和护水执法队队友们奔走库区,轮回巡查。一周七天,他们基本在库区乡镇和车上度过。

“我们主要对企业生产情况和排污情况进行现场监察和监督,督促企业不违法排污。”杨力将车子停在路边,拿着一个空瓶子下车,边取水样边对记者说。

45岁的护水队员金国忠负责城区内河垃圾清理工作。由于渠深坡陡,金国忠每天肩扛梯子上班,架着梯子下河。淤泥齐胸深,他就把绳子系在腰间,固定在渠栏杆上工作。用工具打捞有难度,他就亲自下手,一把把、一捧捧地将沾着粪便的垃圾清理出来。

汗水混着血水,呵护着一库清水。护水队员刘国文、刘英文在清理江面漂浮物时,落入冰冷刺骨的水中,拧干棉衣接着干;毕有成在清理河道垃圾时,头部被居民楼上抛出的酒瓶砸得鲜血直流,缝了8针后继续作业……

用责任坚守环保

2013年冬的一场大雨,把河道周边的垃圾冲入灌河,河水受到污染。护水队员金国忠二话没说,穿上雨鞋,带着五位队员跳入齐腰深的冰水中。

站在灌河两岸围观的群众深受感动,他们有的找来竹竿帮助清理,有的开来人力三轮车装运垃圾。从上午8点到下午3点,垃圾塞满了5个袋子,河面逐步渐复了清净。

护水队员在感染教育身边人的同时,还利用工作之余深入群众家里宣讲环保知识。

“请不要携带任何垃圾上游船,对在游船上产生的生活垃圾,请您在离开时打包上岸,交给岸上的环卫人员。”在宋岗码头,环保志愿者王楠常常提醒游客,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丹江水,即便一个烟头、一片糖纸、一个花生壳落入水里,也不行!

今年春季,库区8000余户渔民主动拆除了影响水质的4万箱养鱼网箱,养殖户仅网箱损失就达到2.26亿元。“咱牺牲点儿个人利益,是为了调水这一国家大事。”香花镇养殖大户王泰正说。

“我们以2000人的专业护水行动,唤起库区群众及中线工程沿线两亿人民的护水意识,让大家树立‘生态优先、水质至上’的环保理念,自觉爱水、惜水、节水、护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水质安全,确保一库清流永续北送。”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说。

全民护水“护”出一库清水,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水质最新检测结果表明,库区水质稳定在国家二类及以上标准,且持续好转。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