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誓让碧水济京津
8月21日,位于淅川县九重镇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雄伟的渠首大坝拔地而起,调水干渠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直通远方,工人们正对渠首周围及干渠两侧进行绿化扫尾工作,工地上一派紧张忙碌的气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为通水做最后冲刺……
进入“后移民时代”,淅川县把“保水质迎通水”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全县上下发扬“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抢时争速,攻坚克难,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
A
打出治理污染组合拳
52岁的刘明瑞是淅川县仓房镇党子口村人,她是该村网箱养鱼第一人。十几年间,在她苦心经营下,年产值百万元。
刚开始村干部向她宣传拆除网箱的政策时,她说啥也不同意。最后,她率先卖掉了网箱里的鱼,早早将空箱拆解上岸。“拆掉网箱就断了财路,说实话真是舍不得,但南水北调是大事!”
截至目前,淅川县已拆解网箱38391箱,鱼苗较小的3338箱存鱼网箱也将于今年10月10日前全部拆解到位。
在国家无补偿标准、无固定模式可借鉴的情况下,淅川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先期贷款1亿多元对渔民进行补偿,于今年2月在环库区两省六县(市)率先打响了取缔网箱养鱼攻坚战。
其实,从2003年起,该县就对南阳泰龙纸业等338家造纸、冶炼等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县财政一度下滑40%。随着调水临近,淅川县对环库区河道排污口及全县220家企业逐一拉网式摸底排查,关停12家企业。
“我们通过加强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取缔网箱养鱼、整治畜禽养殖、建设人工湿地、推广使用有机肥等办法,打出了一套治理污染、保护水质的组合拳。”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说。
B
美丽渠首成靓丽名片
张小伟是丹江岸边一位普通农民。2008年,他东拼西凑购买了一条价值12万元的游船,并在船上办起餐馆,年收入达10多万元。
去年春节前,他响应县里号召,主动关闭了餐饮船只,报名参加了库区护水队,承担起捡拾垃圾、打捞水上漂浮物的任务。
像张小伟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到“洁净丹江水、呵护水源地”全民护水行动中来。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要求,丹江口水库将于今年汛期后正式向京津调水。“今年以来,我们相继开展渠首‘六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环库生态隔离带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倾力建设美丽渠首。”淅川县县长赵鹏说。
为使渠首“名片”更靓丽,淅川县聘请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按照国际一流水准,对陶岔村实行一户一景规划建设,随着326户房屋主体工程陆续完工,陶岔新村已成为渠首一道亮丽的风景。
C
生态农业力促水清民富
京津要调水,百姓盼致富,如何走上既生态又“生财”的新路子?“我们必须在生态与经济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谋求淅川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绿色发展。”马良泉对此有清醒认识。
为调动社会力量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淅川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首批发放奖补资金即达2000万元;协调银信部门降低信贷门槛,对种植大户及龙头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整合农业、水利等涉农项目,做好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优厚的政策“红包”,极大调动了企业参与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丹江缘茶业公司老总赵丹,投巨资在库区沿岸承包2万亩荒山,种植茶树、金银花和薄皮核桃;原本以生产汽车配件为主的金戈利集团,也摇身一变成为生态建设主力军,整地1万余亩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2012年以来,先后有50多家企业进驻淅川,投资金额达30多亿元。全县累计发展茶叶等生态农业13万亩,并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竹柳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玫瑰连片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石榴种植基因库。
如今,淅川县从事生态产业的农民达6万多人,他们亦工亦农,按月领工资,按期领分红,按年收地租,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致富梦。
生态农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富民强县,更为丹江提供了生态屏障。时下的淅川,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全县造林面积正以每年15万亩的面积稳步增加,森林覆盖率由几年前的32.8%提高到45.3%;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七年稳定保持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保持在300天以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