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乡村教师和他的《移民村往事》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14-09-16 08:35:30 浏览次数: 【字体:

    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几十年来,为了国家的建设,大批的农村人、城里人离开故土,迁徙到新的地方。在这一移民大潮中,有人选择忘掉过去重新开始,也有人不遗余力地要留住乡土的记忆。最近,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晋公小学59岁的普通老教师张书强,就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移民情结。

  说起孟楼镇晋公小学的老教师张书强,当地认识他的人不少。这不仅仅因为他桃李满天下,还因为他写的一本《移民村往事》,在这个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为主的镇子中引起了广泛共鸣。

  从小体会“水涨人退”的搬迁辛酸

  见到张书强,是在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的晋公小学。虽然自从2009年和全村人一起搬迁到这里已有5年,但说起自己的家乡———位于丹江岸边的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张义岗村,张书强仍是十分怀念。“我的老家虽然在张义岗村,但是因为丹江,却和父辈们经历了多次搬迁,所以我才会对移民这么有感触。”说起自己为什么要收集移民资料并整理成书,张书强总觉得要从他幼时的搬迁经历说起。

  “我的出生地是香花镇张义岗村后楼生产队,16岁那年,我经历了第一次搬迁。”张书强说。1971年,进入汛期的丹江口水库水位陡然上涨,为了躲避洪水,整个后楼自然村不得不后靠到了地势较高的白土岗上。

  张书强清楚地记得:他们刚搬到白土岗上时,因为缺水,生产队就挖了一个盛水坑,靠渗水供全村人吃。但盛水坑的渗水能力很差,一夜只能渗个三四担水。有时,为了能排队舀到盛水坑里渗的水,村里人整夜不睡觉,就在盛水坑边守着。“白土岗虽然距丹江只有五六里地,但就是缺水。淘菜水不能泼,捞出菜叶来洗脚,洗脚之后喂牛喝。”张书强说,这就是全村人那时吃水难的真实写照,可谓“吃水贵如油”。

  虽然缺水,但在地势较高的白土岗总算不用担心洪水了。可好日子过了才三年多,1974年的汛期,丹江口水库的水位又一次超过历史警戒位。“水很快淹没到了白土岗上,最严重时,丹江水曾灌满了我家的院子,涨到了门槛的底部。人站在门槛上,用葫芦瓢就可以舀到丹江水。”无奈中,张书强所在的后楼自然村再一次后靠搬迁,从白土岗搬到了地势更高的房家生产队。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张书强家的两次搬迁,只分别得到了国家发给每人的125元、185元搬迁费。“为了安家生存,生产队给每户每人提供半间房的土坯作为建材,其余的材料则由移民自己负责解决。那时因为穷,没有木材就用向日葵杆当椽子用,没有瓦片就用当地一种叫黄狗毛的野草苫房顶。”在张书强看来,那种搬迁心酸,只有真正离开故土的移民才能体会得到。

  做世纪迁徙的记录者

  自从1974年搬迁到房家生产队后,张书强一家的生活总算安定下来。但是几十年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启动,让张书强不得不再一次面临迁移。

  2009年8月,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河南省试点移民搬迁正式启动。张义岗村作为全县的10个试点移民村之一,迎来了整村大迁移。“虽然故土难离,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工程对国家的意义,也希望通过搬迁能改善我们现在贫困的生活状况,所以大部分村民还是很配合搬迁工程的。”张书强说,而且更令他欣慰的是,和前几次搬迁不同,这次国家的移民政策很是优惠。不仅为移民建房、建学校、修路,还提供后期扶持。“凡是移民想到的,国家都想到了;移民没有想到的,国家也想到了。”

  在目睹了自家前前后后搬迁的喜人变化,又联想到自己之前的搬迁经历之后,张书强再也坐不住了。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留住一份属于移民人的记忆。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已经成为一名教师的张书强决定利用写作能力强的优势,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张义岗村移民搬迁的点点滴滴。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更好地采集移民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张书强便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各个移民村采访,并和移民干部一起到安置地去搜集素材。有时为了搜集素材,甚至连家里的农活也顾不上,为此,他没少遭到妻子的数落和埋怨。

  张义岗村移民试点搬迁进入攻坚阶段时,正是“三夏”大忙时节。妻子原指望平时在村里教书的张书强,周末能回家帮自己分担一下繁重的农活,谁知张书强刚一回家,就急匆匆地和镇干部一起去了邓州市孟楼镇张义岗移民新村建设工地。“那次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是为了拍摄移民迁安委员会代表监督基础设施建设的珍贵资料。后来,这些资料还为乡村两级解决房屋质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张书强说,每次去移民新村采访回来,他都要连夜把材料整理出来。为此,妻子总是埋怨他:“为了你的移民资料,连家里的麦子都不要了,移民资料能吃还是能喝?你和资料过算了……”

  还有一次,正在熟睡的张书强突然“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下子把妻子惊醒了,连连问他“咋回事?咋回事?”“没啥事,今天村里吉从三叔给我唱的一首民谣,我忘记记录了,我得赶紧把他记下来,时间长了会忘的。”张书强给妻子解释。

  张书强说,那几年,自己花费巨大精力整理移民资料的行为不仅家里人不支持,就连和他同校的老师们也很不理解。“他们总是和我说,你搜集的这些移民资料评职称晋级时用不上,考试也不考这些内容,你这么费心有啥用?有时乡镇的移民干部也挖苦我,说我是个老师,把学生娃教好就行了。移民工作是干部的事,参与了也没你啥好处。”张书强说,每每遇到这种尴尬情况,他从不解释,只是微微一笑。“那是因为他们不懂我的移民情结。”

  自费出书,只为留住故土的记忆

  几年下来,张书强共搜集整理了各种移民资料20余万字。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搜集整理出来的厚厚一沓资料,张书强觉得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但是,这些有意义的资料,怎么才能永久地保存下来,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移民的历史呢?“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把它们整理成书。”张书强说,当出书的想法在脑海中闪现时,连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要知道,一个乡村教师自费出书,在我们那里的人听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就更别提要真正实现了。”

  经过慎重思考后,张书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一听说是自己花钱出书,家人顿时炸开了锅。“你说你搜集移民资料,家里活我也不指望你。你现在倒要花钱自己出书,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别人出书为了挣钱,为了名利。你说你老了老了,还出什么书,出什么风头,逞啥能?”……妻子和孩子们一致反对张书强出书,这让他很是苦恼。

  “我老了,钱多钱少,够花就行,也不需要什么名利。我收集的这些资料,有咱们村里流传的歌谣,有咱们村里发生的事,有咱们村的能人,有咱们村搬迁到邓州市孟楼镇的经过,有发生在咱们村的奇闻逸事……出书可以把这些更好地保存,可以让后人记住我们的根在淅川县香花镇张义岗村,了解我们老家的山山水水,了解我们为南水北调所作出的贡献……把这些整理出书,我觉得是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张书强说,为了争取家里人的支持,他反复地向大家解释着出书的意义。终于,2011年4月,由他自编自写的《移民村往事》一书在作家出版社出版。

  《移民村往事》出版后,张书强把这本书无偿赠送给了一些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供大家学习移民精神,牢记这段历史。与此同时,张书强还用自己拍摄的移民影像资料,在张义岗移民新村制成了移民文化长廊,向孟楼人民宣传移民精神及南水北调的重大历史意义。

  作者的话:

  采访结束时,笔者问张书强,你花了6万块钱出一本书到底图个啥?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的张书强,却变得憨厚木讷起来。想了许久之后,他只是羞涩地答道:“如果一定要说图个啥,我只能说这是我自己的个人爱好。也可能是因为儿时的多次搬迁经历,让我怀有一种移民情结。所以我总觉得,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的一个见证者,自己也在其中承载着一份时代担当。这种担当不仅仅是支持国家建设,让北京人民能喝上纯净的丹江水;同时也包括见证迁徙,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住故土的记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