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来源:南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4-12-22 09:50:30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笔者从淅川县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前10个月,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香严寺、荆紫关古街累计接待游客150万人次,综合经济效益达1.3亿元,已经成为该县三产的主导产业。“让这些沉睡千年的文物资源‘活’起来,使丰富的文物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得益于县人大常委会的倾力推动。”淅川县文化、旅游部门的负责人表示。

2011年8月29日,淅川县人大常委会在分组讨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议题时,杨同亿等代表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全县经济转型等建议。淅川县人大常委会把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关于挖掘文物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并转交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县政府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建议,成立县文化旅游领导小组,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文物进行维修和保护。

2013年3月,淅川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县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撰写了关于全县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建议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加大县博物馆对外开放力度,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编制科学的文化旅游规划,打造具有淅川特色的文化旅游经济。淅川县政府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建议,持续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投入力度,着力打响楚文化(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佛文化(香严寺)、水文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和渠首所在地)、商圣文化(商圣范蠡故乡)、民俗文化(明清古街、移民民俗)等五大文化旅游品牌。先后对香严寺、荆紫关古街进行保护性维修,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掘的5万余件文物进行修复整理,对县博物馆进行升级改造,使县博物馆成为展示淅川文化、淅川旅游的名片。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人代会上,该县人大常委会把县政府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情况列入监督议题。不久前,淅川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对全县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情况进行视察,听取了淅川县政府关于全县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情况汇报。代表们建议县政府加大文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充分挖掘文物的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倾力打响文化品牌,推进文化旅游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县政府积极落实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意见,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使古老的文物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把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