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呵护丹江碧波 践行庄严承诺

来源:南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5-01-15 10:28: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个月前,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渠首南阳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丹江口水库万顷碧波从这里奔涌北上,一路欢歌,浩浩荡荡,直入京津。

“确保一池清水入库、一泓清水北送”,这是渠首南阳对南水北调中线这一调水史诗作出的责任担当,是南阳向党中央、向受水区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此,南阳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治理污染,净化水质,植绿护绿,涵养水源;转型发展,筑牢屏障,用流失的金山银山换来了碧野青山,为京津人民蓄下了一库清水。

庄严承诺

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南水北调,重点在工程,关键在移民,成败在水质!”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点(渠首)、线(干渠)、面(水库)的核心区域和唯一接合部,南阳在汉丹流域3省7市43个县市区中处于水源核心位置,也是重要的汇水区域,是水源地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区域。敏感的区域位置决定了我市肩负着保障水质安全的重任,担负着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的重要使命。

为确保“一池清水入库、一泓清水北送”,市委、市政府对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战略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工作方针,本着对群众、对历史、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保障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作为全市头号工程摆上重要位置,不讲条件、不计代价,集全市之智、倾全市之力,采取超常规举措,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水质,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着一库清水。

为了确保顺利通水,市里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迎通水指挥部和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指挥部,各级各部门也都成立相应的高规格组织机构,全市形成了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上下联动、全民参与水质保护的良好氛围。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迎通水“四促一保”重大部署;2014年4月起,又连续开展了两个“百日会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做好水源保护工作,确保调水水质安全。

治理污染

内外兼修保护水质

刘明瑞是淅川县仓房镇党子口村的养鱼专业户,他原本养了几百网箱的鱼,每年都收入上百万元,但是网箱养鱼污染水质,被县里勒令拆除。现在,碧波荡漾的丹江湖边,曾经遍布的养鱼网箱完全不见了踪影。

严峻的环保大考面前毫无退路,时代的抉择面前必须壮士断腕!对丹江口水库周边的污染企业,我市一律毫不留情地实施关、停、并、转。

早在10年前,我市就彻底关闭曾是全国最大的龙须草制浆造纸企业泰龙纸业,每年减少工业废水排放300万吨。几乎同时,丰源化工、昌盛酒业等企业或停产或限产。

自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为保一库清水,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先后关、停、并、转水源区污染企业和高耗能企业800多家,在水源区三省率先关闭了所有的黄姜加工和钒矿冶炼企业;先后否定汇水区域内16个大型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终止了23个中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取缔了20个违规建设项目。近年来汇水区域内没有新上一家重污染工业企业。目前,淅川、西峡等县工业经济已基本实现了产业置换,汇水区域内已经消除了造纸、酿造、化工等重污染排水企业。

在铁腕治理工业污染源的同时,我市在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域实施环农工程,破解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现在,在西峡、淅川农村,垃圾成了抢手的“宝贝疙瘩”,因为都被村里的加工厂收走了。在位于西峡县五里桥镇杨岗村的南阳市环农工程垃圾粪便处理中心,环农工程处理技术能够将农村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转变为高效环农生态有机肥。西峡、淅川的许多村已形成秸—沼—果、秸—沼—菌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生产出了零农残、绿色、健康的高品质农牧产品,尝到了绿色种田的好处。

市环保局局长宋宽军告诉记者:“环农工程处理技术很好地实现了水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有效降解,特别是氨氮降解率达到80%以上。”

针对影响水质安全的工业点源、旅游餐饮、库周违规建设、河道采砂淘金、畜禽养殖、网箱养殖、无序设置排污口等7个方面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2013年以来,水源区及干渠沿线各县区共关闭或停产整治工业和矿山企业200余家;封堵入河市政生活排污口433个,规范整治企业排污口27个;关闭、取缔或搬迁禁养区、限养区养殖户692户;关闭或停产整治违法违规旅游、餐饮排污单位65家。拆除非法拦汊筑坝29座;拆除、停建库周及汇水区违法建筑32家;停产采砂场56个;库区内41729个养殖网箱已基本拆除。

点绿成金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人们发现,黑鹳、白鹳、白鹤等众多珍稀候鸟纷纷到丹江口库区湿地越冬,连最能飞的斑尾塍鹬也在此歇脚,这一不吃不喝不歇可连续飞行上万公里的世界“神鸟”眷顾丹江口,令人不禁连连赞叹:库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这得益于我市开展以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和库区生态隔离带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创建工程,构筑起的水质保护生态屏障。

2009年试点移民搬迁后,淅川县就立即聘请专家,规划库区高程在150米至171米之间35.49万亩消落地生态建设,致力打造丹江湿地“牧草—芦苇—速生林”的梯次生态观光走廊。上集镇竹园村,一条小河从村北缓缓流过,部分河水被引进村庄,与村里排放的生活污水混合,经过一段生长着芦竹、美人蕉等绿色植物的梯田状河堤后,水便由浊变清。据淅川县丹江湿地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吴廷会介绍,11个库区村建成了这样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在荆紫关镇深山里,有一位“绿林好汉”李学绪,在连工资都发不足的情况下,他和同伴们舍不得砍掉一棵树,硬是靠土里刨食造林护林,用10年时间,为库区构筑了面积达4万亩、绵延150公里的生态屏障。

如今,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渠首人的自觉行动。环丹江口水库沿岸600公里的水岸线上,栽满了芦苇、竹柳等净水植物,构筑起完整的生态隔离带。水源区完成人工造林65万亩,飞播造林8万亩,退耕还林29万亩,封山育林62万亩,使丹江口库区生态林面积达到5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打造出一道亮丽的渠首林业生态屏障。

统计显示,全市累计植树造林53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26平方公里,新增林地居全省第一,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3%。在汇水区建设了南阳恐龙蛋化石群、伏牛山、宝天曼、丹江湿地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乡湍河湿地等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9个省级生态乡镇、30个省级生态村。其中,库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7.3万公顷,占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域面积的27.2%;库区湿地面积达6.4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3.1万公顷、水域面积3.3万公顷。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南阳水源区水源涵养、净化能力明显提升。

一渠清水,款款北上。这一渠清水,流淌着南阳儿女的深情;这一渠清水,是滋润千里北国的琼浆。碧水北去,历史将见证人间奇迹!清水长流,时代正书写新的华章!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