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环境整治靓渠首

来源:南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5-09-16 08:58:30 浏览次数: 【字体:
  “那些白色的鸟儿又成群飞回来了!”入秋以来,在淅川县丹江岸边沙洲上,一群群白鹭在觅食、嬉戏,引得不少群众拍照。大家感叹,白鹭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这些白色的“精灵”成群飞来,说明淅川县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近年来,淅川县围绕建设“水清民富县强”目标,全面推进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该县除了坚持以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和环库生态隔离带建设为重点,构筑水质保护生态屏障外,还全力推进河道环境、乱采乱倒、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及洁化、绿化、美化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水碧天蓝、生态宜居家园。
  
  为加速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淅川县改变行政干预的传统做法,用市场化机制刺激产业发展。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扶持发展金银花、茶叶、竹柳等生态产业,并从资金扶持、品牌认证、基地建设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厚的政策“红包”,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初步建成了竹博园、泓森植物园等精品示范园10余个,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面积已达26万亩,形成了以茶叶、金银花、竹柳、竹子等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有5万多库区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端上生态“饭碗”。
  
  “为确保渠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4年以来,我们组织实施了蓝天、碧水和乡村清洁等三大工程,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淅川县环保局局长丁秀峰告诉记者。
  
  蓝天工程主要是以治理工业点源污染为抓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碧水工程以分流域开展综合整治为契机,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乡村清洁工程,致力于逐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加快推进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
  
  围绕解决库区面源污染问题,淅川县采取财政补贴等办法,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源科生物和绿新公司两家企业生产出了功效好、无污染的生物有机肥。去年,淅川县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5万亩,配方施肥40余万亩,减少纯氮用量50多万公斤。目前,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8.7万亩,居南阳市之首。
  
  初秋时节,走进厚坡镇柴沟移民新村,看到一排排小楼林立,村庄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一个功能齐全的生态文明示范村让人赞叹不已。
  
  “搬到移民新村后,县里拨了专项资金,给我们建了垃圾池,买了垃圾箱,建了污水处理中心。先用四格式化粪池处理,再经人工湿地二次过滤处理后,排放的水很清。”村民赵志清告诉记者。
  
  从2013年开始,淅川县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全力推进“河道环境、乱采乱倒、环境污染”三大治理工程和“洁化、绿化、美化”三大提升工程,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组织完成了上集镇大坪村、毛堂乡洞河村等9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县已建成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个、省级生态文明村10个。
  
  如今,渠首大地水碧天蓝,森林覆盖率达到45.3%,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7年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