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今日淅川>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淅川:移民安居乐业幸福多

来源:南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5-12-15 08:06:30 浏览次数: 【字体:

  青黛含翠,水光潋滟,鸟语花香,楼房林立……寒冬时节,穿行在淅川县的移民新村,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农家村落,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特色产业基地,一张张充满幸福的笑脸,让人无比振奋,感受到了移民在新家园安居乐业、勤劳致富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淅川县是全国移民大县。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5万名移民中,淅川县在县内安置移民1.94万人,连同上世纪修建丹江口水库时的县内安置移民,目前全县共有新老移民8.94万人。

  如何让移民安居乐业奔小康?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后移民时代,我们围绕水清民富县强的目标,以水质保护为核心,统筹做好移民后续发展稳定工作,通过引导帮扶移民群众发展生态产业,让他们在新家园安居乐业,同时也为保护丹江碧水作出新贡献。”

  “安居”开启新生活

  “以前去城里串亲戚,觉得亲戚家住的小区跟花园一样,没想到我们也能搬进这样的新房子。我现在晚上睡觉都会笑醒,心情好了,干劲更足了。今后我要多种树、养鸽子,我们移民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站在自家的两层小洋楼前,厚坡镇柴沟村村民李建军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今年61岁的李建军,是柴沟移民新村养鸽大户。近年来,李建军靠养鸽子赚得盆满钵满。他的新家有180多平方米,五室两厅两卫。大大的落地窗、现代化的装修、崭新的家具、便捷环保的沼气灶……李建军一边带领记者参观房间,一边介绍起了新家园:“我们这里离镇区近,出行很方便。而且,新村里还有幼儿园,孩子们上学很近。现在的生活是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

  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完成后,淅川县迅速转移工作重心,多策并举,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后续发展稳定,力促移民安心扎根,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淅川县县长赵鹏说:“我们大力弘扬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移民精神,积极探索移民安稳长效机制,多措并举,让移民在新家园里安心、安居、乐业。”

  淅川县扎实推进移民后续工作。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户,落实对口帮扶工作措施,给移民送政策、送资金、送科技、送文化,全县形成了争相关心移民、帮扶移民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至目前,全县已累计举办培训班38期,培训移民9300人次,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4800多人。

  为确保库区社会稳定,该县采取“深入排查、建立台账、落实责任、认真化解”的办法,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的稳定工作网络,并建立了干部下基层调研、信访问题联席会议、接访处访等多项长效机制,组织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等活动,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使各移民村干群关系融洽,平安和谐。

  淅川县还全面开展以村务管理创新、经济发展创新、公共服务创新为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移民新村建立“三会”(民主议事会、民主监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组织。

  安居方能乐业。仅去年以来,该县在55个南水北调移民集中安置点新上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多个,全县兴办千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42个。全县有6万多名移民参与或从事生态产业发展,近万名移民在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均每年增收8000元以上。多年来为南水北调作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的库区移民乡亲,在丹江湖畔唱响了增收致富新曲。

  共建和谐新农村

  据桦栎扒村党支部书记张铁平介绍,以前村里环境卫生脏乱差,柴草、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治安秩序也不太好。后来村里召开民主议事会,聘用本村村民组成了物业保洁服务队和安保巡逻队,美化和保护自己的家园。如今,村里到处干干净净,巡逻队每晚认真巡逻,给村民带来了安全和安心。

  63岁的张德京是九重镇桦栎扒村保洁员。每天早上,他把孙子送到学校,就开始打扫新村的卫生。他说:“现在村子里垃圾不见了,污水不再横流了,咱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还能为保护一江清水出把力,很值得!”

  像桦栎扒移民新村一样,淅川县各移民新村都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安居乐业的良好景象。在柴沟移民新村村口的门楼上,记者看到一副特别醒目的对联:“励精图治共建和谐新村,与时俱进同创平安家园。”这正是淅川移民唱响平安稳定和谐曲的真实写照。

  “乐业”逐渐成规模

  “树挪死,人挪活。移民移出新生活,家家开办‘农家乐’,安居乐业幸福多。”12月8日,马蹬镇石桥移民新村的梁海平送走游客后,哼着小曲儿数钞票,笑得合不拢嘴。

  梁海平是淅川县内安移民之一。住进移民新村后,他在山上栽种茶苗和中药材,还开了一家特色农家乐,专做“丹江鱼宴”,红火的生意带动了周边一批移民户致富。谈及现在的生活,他说:“种茶加旅游,小康有奔头!”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淅川移民,在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美丽渠首的道路上信心更加坚定,脚步更加铿锵。他们主动参与生态建设,为保护一江碧水作贡献。

  淅川县聘请省、市有关专家编制了38个新老移民村“强村富民”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移民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财力支持。该县采取政策推动、规划带动、项目拉动、竞赛驱动等多种形式,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改善金融服务方式,全力支持移民村经济发展。

  2012年以来,该县移民部门累计投放生产发展奖补资金3500多万元、后期扶持项目资金6300多万元,县、乡两级政府性资金和69个移民村的单位向移民村倾斜8700万元,投入财力3000多万元。

  按照“移民资金项目化、项目资金集体化、集体收入全民化”的要求,淅川县充分发挥移民资金优势、移民村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采取由移民村提供场地、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争取大项目、大企业到移民村落户。

  为确保移民能发展、快致富,该县上集镇引进南阳新合作公司,流转土地1000多亩,以张营移民新村为中心,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张营蔬菜基地已经建成82座自动化恒温大棚。移民杜条荣说:“搬迁前家中光景过得紧巴巴的。如今,住进了新楼房,村里组织大家种植有机蔬菜,发展观光农业,去年俺们夫妻俩管理两座大棚,挣了3万多元。”

  厚坡镇结合库区移民生活习惯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提出了整合淅川资源、建设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组建,村组管理”的建设模式,目前已初步建成8个产业,今年村集体收入可实现60多万元。其中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占地62亩、67亩和15亩的养殖项目,一投入运营,就有45户移民户采取股份制、个人独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如今,该村以科学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90%的移民户通过创业走上了富裕路。

  美好家园幸福多

  一幅幅反映文明新风尚的漫画、一行行郁郁葱葱的绿化树、一排排漂亮的农家别墅相互掩映……这是记者在淅川县上集镇张营移民新村看到的场景。

  “现在的张营村变化真大,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连城里人都来我们生态园采摘草莓呢。村民农闲时在生态园里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该村村民王清盛高兴地说。

  淅川县移民局局长聂俊毅说:“全县移民部门精准使用移民资金,把移民工程变为富民工程、惠民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完善配套移民村基础设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移民的生活更加舒心、幸福。”

  移民们搬进新家后住得更舒坦了,日子更殷实了,但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张营村老党员温景明说:“原来在老村里住得零零散散,组织活动要挨家挨户地喊,有时候农活缠手大家不一定都能出来;现在不一样了,一听到广场上的音乐声,邻里就走出家门跳广场舞、扭秧歌,热闹极了!”

  在厚坡镇柴沟移民新村,处处可以感受到一股清新的乡村文明气息。整齐亮丽的二层小楼、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规范有序的沼气管道、便捷环保的沼气灶……在县移民局的大力扶持下,该村建起了移民养殖小区,村民的腰包很快鼓起来了。

  新村新房新产业,带来的是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村民赵志清自豪地说:“我老伴和儿媳都是我们村舞蹈队的队员,文艺活动不仅让大家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也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了,邻里更和谐了。”

  如何科学地处理畜禽粪便,保护好水质?在移民部门的指导下,该村按照生态文明示范村的标准,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净化生态环境。这样,既有效利用了饲养畜禽产生的粪便,又能净化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水质。

  目前,淅川已经有33个移民新村完成了村容村貌的整治和公益设施的完善,44个移民新村制定了产业规划并启动实施。已建成省级文明示范村1个、市级文明村12个。九重镇桦栎扒和厚坡镇柴沟、陈庄3个移民村经过提升打造,已成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