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关闭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政务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拓展视野 提升效能 淅川县公共文化服务驶入“快车道”

来源:淅川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19 10:50:30 浏览次数: 【字体: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三省七县市接合部,集山区、库区、边缘区、深度贫困区、革命老区于一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南北文化交汇处。淅川古为商於之地,沿丹江北上可达秦川,南下可抵荆襄。这里曾孕育了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影响和促进了淅川文化艺术不断繁荣发展,曾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河南省范蠡文化之乡等殊荣。

2022年,淅川县文广旅局坚持以县委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双九战略”为重点,以建设“文化淅川”、实施“文旅兴县”为目标,有效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推出文旅资源活化利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举措,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演艺形式,全方位组织开展巡展巡演宣传活动,引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不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淅川大地根植沃土,广为传播。

顶层设计,高位推进

淅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高规格组建文旅基建工作专班,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9个正县级领导参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周召开例会,每月专项督查,谋划推进专班工作。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文旅兴县行动、建设文化淅川”战略部署。十三届三次全会暨半年经济工作会再次强调“要在文旅兴县上实现跨越突破”。

淅川县文广旅局紧紧围绕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叫响文旅品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局党组会、党政班子扩大会、系统中层以上人员会议,会上逐人发言,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认识,共谋发展思路,为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组织基础。

为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我局对领导班子分工进行了调整充实,并成立了10个重点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了《2022年淅川县文旅工作要点》,具体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星旗同创、优化营商环境等项工作有效衔接,研究谋划推进措施,建立工作任务台账,细化分解阶段性目标任务,定期督查考核,结果排序通报,奖优罚劣,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创优服务,提升效能

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按照“乡乡参与、村村参与、全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扎实组织广场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民间艺术大赛、群众合唱大赛等四大文化系列大赛活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拓展群众文化参与度。精心打造了渠首欢歌广场文化活动、民间艺术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美食文化节、赏花节、石榴节、莲藕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各具特色的乡镇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充分利用馆内阵地,举办了“丹淅文明之光”历史文化主题展览、“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主题系列宣传活动、非遗项目展、广场文艺演出、戏曲专场演出、建党百年红色电影展播、少儿红色故事会、少儿诵读活动、庆元宵戏曲曲艺文艺演出、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广场舞蹈培训、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楚文物图片展、讲解技能大比武活动,并组织举办了线上读书活动、疫情防控公益宣传、文物展览、书画摄影展览活动等,惠及群众2万多人,真正做到了“闭馆不闭网”。同时,在县城区中心文化广场、体育公园等文体广场,组织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淅川版画展、“非遗”节目展演、5.18国际博物馆日精品文物图片展、“瑞虎兆丰年”虎文化图片展、国际档案日文物图片巡展、便民夜市市场宣传演出活动,让先进文化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组织举办了线上读书活动、疫情防控公益宣传、文物展览、书画摄影展览活动等,惠及群众2万多人。创新文化下乡长效机制,依托县曲剧团、越调剧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人才优势,统筹谋划、平衡推进馆内阵地活动、城区广场活动、文化下乡活动,组织举办了书画摄影展、广场舞培训、文物图片展、“非遗”节目展演、传统文化公益讲座、“星旗同创”“三面红旗”巡回宣传演出活动进广场、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等,共开展各类活动150余场,服务观众3.5万余人次。

激活资源,融合发展

在县城区高标准建成2个“诸葛书屋”。为更好满足群众网络文化需求,淅川县建成县级综合公共文化云平台,不断加快充实数字文化平台资源建设,完善服务平台功能设置和服务项目,推动文化数字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县文化馆联合乡镇文化中心在全县3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乡村行—寻找村宝”活动,通过各类文化文艺活动组织开展寻找“村宝”,并让“村宝”现场表演展示,评出“优秀村宝”和“最佳村宝”。目前,全县150余个村有对接志愿团队、有负责人,活动图文信息已上传文化馆网站、微信公众号。我县把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民宿)试点村打造有机结合,先后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建成文化合作社30个,每个文化合作社有标识牌、有场地,有社长,有文艺团队,有发展目标,有管理制度,有工作规范程序,有详细活动记录,并鼓励社员积极发挥特长,在数字文化平台发布合规、高质量的文化特色作品,进一步提高线上活跃度,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上档升级。

坚持团结使用和培养管理并重,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引导扶持社会各类文艺团队群体健康发展,培育一批扎根基层的群众文艺团队。

社会志愿培训。淅川县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力量,采取集中、分散与延伸培训相结合,组建文化艺术人才志愿服务队深入乡镇学校开展文艺骨干结对子辅导培训,与民间文艺团队结对子,进行“点对点”辅导,先后组织培训19800余人次。

三馆职能培训。为了有效解决基层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问题,文化馆选派人员充分利用县、乡、村文化阵地,组织举办了版画培训班、书画现场辅导培训班、锣鼓曲培训班、秧歌培训班、广场舞培训班、摄影培训班。同时,为了有效提升地方文化活动的节目质量,县文化馆选派专业老师深入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辅导排练音乐、舞蹈等各类文艺节目。在“五一”国际劳动节、“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期间,县博物馆选派人员开展走乡村、进校园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辅导培训。县图书馆选派人员定期深入县直有关单位,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图书分类专业知识业务辅导,现场指导分类整理藏书。

文化管理员培训。淅川县选派人员采取划片培训与分乡镇培训、集中轮训与日常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县文化协管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文化行业政策法规,文化文艺活动组织、文化市场、文物及图书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通过实施岗位培训,进一步提升村级文化协管员的综合服务能力,村级文化管理员真正成为文化文艺活动的协调组织员、“扫黄打非”工作的信息联络员、地方文物巡查保护的管理员。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元素、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把淅川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让景区更具文化底蕴、文明品质。借鉴卧龙三国文化园做法,依托曲剧团、越调剧团实力和优势,整合社会民间团体力量,探索文旅演艺合作模式,在不同景区不同节点积极策划创作推出印象丹江、丹江号子、又见楚始都、范蠡传奇、淅川大移民等系列特色实景演艺项目,培育顺应市场需求的沉浸式演艺品牌,使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到景区中,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体验。做好美食+文化、文化+旅游文章,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化,创新利用传统戏曲、舞台演绎等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介。进一步创作打磨完善提升荆紫关“八大件”乐鼓曲和“丹江鱼”蛤蟆翁及“响盘”等舞台节目创作排练、交流展演。(淅川县委宣传部 衡建峰 杨丹 刘莹)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