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大石桥乡“鄀国”的来龙去脉
约在5000多年前,黄帝封其次子昌意于若水为诸侯建立昌意国,号鄀国,也即若国。鄀国因鄀水,也即若水,而得名。若水在哪里呢?旧说多以为在今天的四川,或认为在岷江,或认为在雅砻江,前者以《山海经·海内经》为代表,后者则为《水经注·若水》的认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黄帝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当时各方面条件制约下,其领地很难到达四川,此说恐难凭信。
当代一些研究提出,若水在河南的汝水(北汝河,主要在汝州)。“汝水”得名于8,000年前的“女娲”。女娲被伏羲封于“汝水之阳”,建立“女娲国”。伏羲去世后,女娲被推举为帝,登上皇位,后世称为“女帝”、“女皇”,也称“娲皇”。蜀地的若水与昌意和颛顼所居的若水无关。原因有训诂学方面的(训诂是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字的古义古音)。古籍中若、汝二字古音同义相通,若水即汝水;另外,汝水无论在史料还是考古发现中皆可印证属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之。以若水为今之汝水,关于昌意族活动地的矛盾说法便可迎刃而解。从昌意立国至商朝中期,鄀国相关的情况古籍缺乏记载,考古也尚未有所发现。而自商中期到西周至春秋均有鄀国文物出土,古籍中也有鄀国相关情况的记载。商武丁时期至商末,鄀国一直是商王朝畿内(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政治地位较尊、经济实力较强、文化水平也较高的方国。其首领多在商王室任要职,从出土的鄀国铜器铭文看,如《若癸鼎》、《若父己爵》等,鄀部族首领“亚若癸”、“ 亚若父己”均世服于商王室(注,“亚若癸”之“亚”为职官或爵称在商周王室中具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若”为族名或国名;“癸”指鄀之首领或国君)。鄀国经济或与商王朝息息相关,商王时常问卜鄀的年收成情况,甲骨文卜辞有“若受年”的记载。商朝后期,鄀国的活动范围,以它和商王朝的关系,当距王朝的政治中心相去不远,或许仍在汝水流域一带。
周朝初期,鄀国臣服于周,并受到周王室的册封。鄀国有自己的纪年与正朔(鄀正),不用周正,不奉纪周王统年。或于此时,鄀国迁徙到汉水上游支流丹水流域的商密一带(今河南淅川县西或西南),开始与秦、楚二国为邻。此地原为楚国的故都,是时楚人已南迁到郢(即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县北)。
《系本》云:“鄀,姬姓之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为诸侯,此其后也。”引杜预注:“昌意所封在鄀,鄀乃襄州乐乡矣”。《路史》云:鄀为少昊之后,允姓。周时为子爵国。春秋后期亡于楚国。《辞海》亦载有:鄀,古国名,允姓。有上鄀下鄀之分。上鄀,一作“若”,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后灭于楚,春秋后期为楚都。古文献里鄀、箬、若等字互通。
史籍中提及鄀国历史有《春秋》《左传》等。在《左传》中有4处记载,先后为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五年(前622年)、定公六年(前504年)和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最早的一次据《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秦、晋伐鄀”。最后的一次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载:“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鄀国从此成了楚国的附庸。这是古籍中所见鄀国迁商密后的一场战争。
商密在何地呢?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云:“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又曰:商密鄀别邑,南乡丹水县也!一般认为在今河南内乡至陕西商州之间。因河南淅川春秋楚墓中曾出土了一件“上鄀公敄人簠”,作器者为楚令尹子庚(卒于公元前552年)。此外,还曾在湖北襄阳山湾春秋中期楚墓中出土有《上鄀公簠》。据《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明志录·卷六》载:“鄀,秦楚界上小国,今郧阳上津内乡间古商密地,期后乃迁襄阳宜城界。秦入滑窥东诸侯,今入鄀又将有事南方矣!”为何鄀居于此,盖因鄀与商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郧西上津为商始祖契的封地。明万历《湖广总志·国纪》载:契佐禹治水有功,舜使为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注曰:今上津县。而淅川县是明成化六年(1470年)从内乡县析置,与上津县交界。商密在今河南淅川无疑。
值得一提的是,鄀国历史悠久。据说商时以占卜著名,甲骨文卜辞有“若受年”的记载。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西周器物《士山盘》(盘底有铭文8行96字),其铭文提到鄀方,可见西周时代已有名为鄀的方国。据说鄀国有自己的纪年与正朔(鄀正),不用周正,不奉纪周王统年。想必与商朝有某种特殊关系,联想到出土的《若癸鼎》铜器铭文,可知鄀部族首领曾在商王室任要职,职官或爵称为“亚”。
据清华简《楚居》载:“至熊绎与屈,思(使)若嗌卜徙于夷屯,为楩(便)室。室既成,无以纳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若敖酓义(仪)徙居鄀,至焚冒酓帅自鄀徙居焚。”意思是商末周初楚先人南迁途中沿水路经过鄀时,让鄀人来占卜,并最终选择夷屯(今南漳武安镇)这个地方建宗庙,因找不到供品,于是偷窃了鄀国的犝牛来供奉。显然夷屯与鄀相距不远,甚至是近邻。换言之,楚人迁于夷屯后,只需顺今蛮河而下即至鄀地。试想若此地是河南淅川之鄀(商密)的话,没有必要从夷屯又跋山涉水返回河南鄀地“窃鄀人之犝以祭”的道理。及至若敖熊仪时迁都于鄀地(在今宜城县与钟祥县界,汉水与蛮河交汇处。“若”是熊仪的出生地),则可知此鄀已成为楚邑。《左传•定公四年》载:“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说的是公元前622年,鄀国先背楚靠秦,后又叛秦投楚。于是,秦发兵攻打鄀国,城破。不久楚又夺回。由于鄀背秦向楚,楚穆王便让鄀君举族南迁至楚国腹地。秦楚两个诸侯大国为了争霸,相互对立,相互攻伐。当时,在秦楚两国之间,夹杂着一批关系错综复杂的诸侯国,如有巴、夔、庸、麇、郧、绞、罗、谷、邓、鄀等国。这些国家后来有的被秦吞并,有的被楚所灭,有的则为秦楚等多国瓜分。如鄀国这样的诸侯小国夹在其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又倒向楚。这就产生了“朝秦暮楚”的成语。后人则用这一成语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结合《左传·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载有:“初,若敖娶于郧,生斗伯比。”(郧,今湖北安陆,一说今湖北郧县)。既然若敖迁于鄀,且“娶于郧”,鄀要么被楚灭,要么远走他乡。而《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有“秋,秦、晋伐鄀。”可知彼时鄀至迟于前635年迁于河南、陕西间商密。公元前478年,楚鄀商密一战,楚俘获了鄀国大臣观丁父。楚武王慧眼识才,随即重用观丁父,使其帅军。观丁父后来协助楚武王克州、蓼,服随、唐,开拓群蛮之地,为楚国建立霸业作出了贡献。
鄀之爵名不见于文献记载。传世有春秋时期鄀公所作铜器,器铭中鄀或作“蠚(上若下两个虫)”,如《鄀公平侯锰鼎》、《上鄀公敄人钟、簋》、《上鄀公簠》、《下蠚雝(或雒)公緘鼎》、《下蠚公簠》。可知鄀有上鄀和下鄀(即蠚)之分,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认为:南郡之鄀为本国,故称上,上雒之都为分枝,故称下。其中上鄀有鄀哀公、鄀晨公、鄀公敄(左矛右夂)祖孙三代。考虑到《左传》宣公十一年杜预注“楚县大夫皆僭称公”,此鄀器中的“鄀公”或为楚之县公。另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云《下鄀雝(或雒)公緘鼎》出于上雒,即今陕西商洛市。下鄀后被晋所灭,成为晋邑。
鄀国何时灭亡,史无明文。公元前613年,楚国公子燮与子仪在楚国郢都作乱,胁持初即位的楚庄王“如商密”,此时商密已成为楚邑。由此可推知,鄀国灭亡年当在公元前622—613年之间。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吴楚柏举之战攻入郢都(今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次年,吴师撤退,楚昭王回郢。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吴击败楚舟师,楚惧,迁都于鄀。因鄀邻近鄢(今湖北宜城),古文献常并称为鄢鄀之地,甚至有将鄀与鄢误为一地,称鄢鄀。楚昭王返郢具体时间无考,但《左传.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隐约透露这样的信息:“吴将溯江入郢,将奔命焉。”可知此时都城已迁回郢。此外,楚惠王(前488年即位)初年,也曾迁都于鄀,不久又迁回纪郢(今湖北荆州纪南城)。楚定都鄀郢约70年左右。这是后话。
据《荆门州志.古迹》载:鄀城在州北九十余里,或云在乐乡东三十五里。乐乡关即今钟祥市双河镇一带。即今陈安村,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500,总面积75万平方米。城墙已毁,有城壕残迹,遗址以西存有春秋至战国间墓葬46座,还有若干局址、灰坑。
如果四川今有“鄀国”后裔(现无文献记载也无考古资料)的话,应为2600年前商密(今河南淅川县西或西南)鄀国后裔西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