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打好就业“组合拳” 托起群众“金饭碗”
淅川:打好就业“组合拳” 托起群众“金饭碗”
“没想到我都这把岁数了,还能在家门口找个工作实现再次就业,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留守人群体的关心关爱。”2023年10月26日,在淅川县2023年金秋招聘月现场招聘会中,在家照顾孙子的王女士签订了伞产业就业岗位,开心的说道。
![]() |
![]() |
高起点筑牢就业体系。扎实开展“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全县建立了1个高规格就业零工市场,完成了487个村(社区)就业服务站建设,以驻村入户、层层核查、选树标杆等方式精准采集16-69岁劳动力信息36.2万条,并实施动态更新,严格做到了人员底子实、就业现状清、培训意愿明、就业方向准,打通了精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高标准开展就业培训。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为载体,积极探索“一十六六四”工作模式,结合劳动力信息台账,2023年以来淅川县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931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419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560人,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292人;整体工作连续三季度保持在全市前列,并先后举办了淅川县2023年制造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县第三届厨艺大赛、马蹬鱼宴等8场技能比赛;共创成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人力资源品牌培训示范基地,在全县营造了“人人愿培训、培训能就业”的良好氛围。
高标准促进就业增收。积极收集归纳优质就业岗位,利用“南阳智慧就业”“淅川高智就业”“淅川县公共就业服务”等平台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及时向城乡劳动力推送就业岗位,实现用工需求与就业需求精准对接;与湖北省丹江口市、北京市朝阳区、苏州市吴中区、郑州、许昌等地建立稳定劳务合作关系并签订跨区域劳务合作协议,多途径拓宽劳动力输出渠道;以县内招商引资伞产业和结绳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引导,大力开发灵活用工岗位,帮助居家老人、辍学青年、留守妇女等无法离家群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高效率提升就业服务。创新性开发集“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政策宣传”等就业创业工作一体化的“淅川高智就业”平台,为有培训意愿和就业创业需求的劳动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政策推介服务。着力打造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推动创业带动就业,2023年以来,为40名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发放开业补贴20万元;为26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9.3万元;开展10期创业培训班,共培训501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17万元,新增返乡下乡创业人员1850人,创业带动就业3600余人。
下一步,淅川县将加大就业创业服务力度,坚持就业优先促进稳岗就业,持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多层次、多系列专场招聘活动,为解决企业用工和帮助城乡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持续增收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